[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0532.0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张绍丽;高俊奎;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循环寿命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作为能将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二次化学电源,被视为电力储能系统的热门候选技术之一。自诞生以来,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获得迅速的发展。目前,不仅在移动式通讯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目前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池安全性能是目前各大电池厂家研究的主要方向。
对于锂离子电池,其负极片一般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石墨进行制备,具体为在负极集流体上涂布一层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传统意义上的石墨,石墨颗粒的形貌基本为球形,参见图1所示。参见图2所示,在这种形状下对电池负极片进行加工后,任意多个相邻石墨颗粒相互之间以点接触为主,接触面积相对较小,从而导致电池负极片的导电性较低,并且由于相互之间存在较多的空隙,使得在负极片被碾压给极片反弹留下较多空间,使得极片厚度反弹大,进而使得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变大,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各项电性能。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解决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导电性较低且被碾压后极片厚度反弹大的问题,保证负极片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低的内阻,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等各项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其中的电池负极片采用的石墨颗粒为多面体石墨颗粒,从而使得任意相邻的石墨颗粒之间以面接触为主,接触面积较大,粒子间空隙小,从而使得负极片在被碾压后反弹小且负极片的导电性高,内阻小,进而保证负极片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低的内阻,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等各项电性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从而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含有一个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上表面涂布有负极材料;
所述负极材料为包含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极材料为多面体形状的颗粒。
其中,所述负极材料为多面体形状的天然石墨颗粒。
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8微米或者10微米。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有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中包括正极片、负极片、电池隔膜和电解液;
所述负极片包含有一个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上表面涂布有负极材料;
所述负极材料为包含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极材料为多面体形状的颗粒。
其中,所述负极材料为多面体形状的天然石墨颗粒。
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8微米或者10微米。
其中,所述正极片包括有一个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涂布有一层正极材料;
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有钴酸锂 LiCoO2、镍钴酸锂和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三元材料例如为三元复合氧化物镍钴锰酸锂LiNi1/3Co1/3Mn1/3O2。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其中的电池负极片采用的石墨颗粒为多面体石墨颗粒,从而使得任意相邻的石墨颗粒之间以面接触为主,接触面积较大,粒子间空隙小,从而使得负极片在被碾压后反弹小且负极片的导电性高,内阻小,进而保证负极片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低的内阻,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等各项电性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从而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球形石墨颗粒在显微镜下的扫描电镜SEM图;
图2为现有球形石墨颗粒相互之间的接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负极片采用的多面体石墨颗粒在显微镜下的扫描电镜SEM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负极片采用的多面体石墨颗粒相互之间的接触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