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设备开孔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80768.4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鹰彪;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帅 |
主分类号: | C03B33/00 | 分类号: | C03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设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设备开孔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产业发展阶段不同,对电子产品钢化玻璃需求剧增,便携设备使用的钢化玻璃中间一般为透明,边缘部位为黑色,黑色区域通常设置有若干透明孔。在钢化玻璃上丝印黑色区域时,通常要将黑色区域的透明孔同时丝印出来。这样针对不同的便携设备,由于透明孔的位置固定,因此需要为便携制造新的后壳模具。
但是对特定款式的便携设备需求量并不是固定的。对于特定设计的便携设备,批量小的订单如果另行为后壳开模,则产品价格因为分摊了模具价格从而暴涨,毫无竞争力。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适应不同产品的激光开孔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便携设备钢化玻璃丝印区域开孔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设备开孔方法,用于对便携设备的钢化玻璃丝印区域进行开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将钢化玻璃切割至预定尺寸;将切割后的钢化玻璃加工为预定形状;将钢化玻璃周边区域指定位置丝印成黑色;使用适应于特定产品的夹具将丝印后的钢化玻璃坯料固定;使用激光打孔装置在钢化玻璃坯料被丝印区域的预定位置加工出透明孔,其中激光打孔装置包括激光器、光束扩大器、光圈和光束聚焦器。
该激光打孔装置使用波长为8000-12000nm的激光器,功率为60-100W。
激光打孔装置还包括光束扩大器、光圈、光束聚焦器,激光器输出光路上设置有光束扩大器,光束扩大器的输出光路上设置光圈,调节光圈的输出光路上设置光束聚焦器,光束聚焦器的输出光路上设置有夹持钢化玻璃坯料的夹具。
本发明还涉及便携设备开孔装置,包括一固定机架,在固定机架上设置有激光打孔装置,机架下方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夹具固定装置,夹具固定装置可以在垂直于激光发射方向的平面上移动。
夹具固定装置固定在沿着X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固定在沿着Y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块上。
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丝杆装置驱动。
采用上述开孔方法,生产小批量特定设计产品时,无需为后壳单独开模,从而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激光切割装置使得聚焦后的激光可以在钢化玻璃丝印区域形成均匀的孔洞,产品质量高,无油墨残留。同时本发明的开孔装置可以移动夹具的固定装置,调节夹具的位置可以调整激光加工装置和钢化玻璃坯料的相对位置,从而使用一套夹具即可适应不同产品的需要,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传统加工方式。
图2:本发明改进加工方法。
图3:本发明便携设备开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传统对钢化玻璃的加工方式是先在整个钢化玻璃1上印刷出丝印区域2,丝印区域2有无色透明孔4。钢化玻璃中间部位为显示区域3。丝印区域2为黑色,显示区域无色透明。无色透明孔通常用于设置摄像头、指示灯等。
按照传统方式加工钢化玻璃时,由于摄像孔的位置在丝印的时候直接固定位置。后面的手机壳料要根据产品摄像孔和照明灯的位置进行开模,并且孔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提高了产品价格,不利于市场竞争。
如图2所示,改进的钢化玻璃加工方式是首先在在整个钢化玻璃1上印刷出丝印区域2,丝印区域2全部为黑色。钢化玻璃中间部位为显示区域3。显示区域无色透明。
当使用一定的手机后壳时,由于摄像头孔等位置不固定,因此需要在丝印区域不同位置开孔,此时,利用激光打孔装置在丝印区域打出需要的孔。从而无需重新制造手机后壳模具,降低了成本。
如图3所示,其中31为电控装置,通过该电控装置控制激光打孔装置32、工作平台33、固定机架34和夹具固定装置35。
电控装置可以使用电子计算机或者单片机进行控制。
夹具固定装置可以是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此时,针对不同的钢化玻璃,只需更换不同夹具即可实现在丝印区域的不同位置打孔。
夹具固定装置也可以固定在滑块上。将夹具固定装置固定在沿着X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上,同时第一滑块固定在沿着Y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块上。利用电控装置控制滑块的滑动,即可改变激光打孔装置和钢化玻璃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在丝印区域的不同位置打孔。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帅,未经李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