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差速无极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1553.4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白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时 |
主分类号: | F16H3/06 | 分类号: | F16H3/06;F16H3/42;F16H48/12;F16H57/039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无极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尤其是涉及汽车领域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差速无极变速器。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所采用的变速箱为齿轮变速箱,其变速时传动比突变,容易造成冲击,影响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同时齿轮变速箱的操作较为复杂,在恶劣的交通条件下,驾驶起来容易疲劳,无法很好的掌握换挡时机,燃油的经济性也无法保证。现有的液力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低,经济性不好,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现汽车领域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变速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差速无极变速器,一种多功能差速无极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蜗轮、若干蜗杆和一可旋转蜗杆架、用于建立外部与所述蜗轮连接的一蜗轮连接机构、用于建立外部与所述若干蜗杆连接的一蜗杆连接机构、用于建立外部与所述可旋转蜗杆架连接的一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
其中所述蜗轮与所述各蜗杆之间分别为动配合连接,所述各蜗杆与所述可旋转蜗杆架间隙连接;
所述各蜗杆处于自身不转动的状态,所述蜗轮、各蜗杆和可旋转蜗杆架同时以同样的转速以所述蜗轮的轴为轴心转动;蜗杆连接机构可连动蜗杆使所述蜗杆自身转动,所述蜗杆处于自身转动的状态,所述各蜗杆通过动配合连接添加一转动力给所述蜗轮使其转速发生改变。
较佳地,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蜗杆连接机构和各蜗杆的若干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蜗杆连接机构和蜗杆之间之间,用于将蜗杆连接机构的动力传送给所述各蜗杆使其转动。
较佳地,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齿轮、与蜗杆数量相一致的第二齿轮、第三锥形齿轮,第二齿轮包括直齿轮部分和锥齿轮部分,第一齿轮固定在蜗杆连接机构上,第二齿轮的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进行直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锥齿轮部分与第三锥形齿轮啮合以达到换向功能,第三锥形齿轮与蜗杆同轴固定。
较佳地,所述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采用一第四齿轮,其中部设置一孔,所述蜗杆连接机构穿过所述孔与传动机构连接,第四齿轮与可旋转蜗杆架通过支撑杆固定,其第四齿轮与可旋转蜗杆架之间设置蜗杆和蜗轮。
较佳地,蜗轮连接机构为一杆状体,其一端部固定在蜗轮的轴心,并且该杆状体穿设过可旋转蜗杆架的中空孔。
较佳地,所述蜗轮连接机构作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所述蜗杆连接机构作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或者变速端,所述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作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或变速端。
较佳地,所述蜗轮连接机构作为输出端与输出轴连接,所述蜗杆连接机构作为连接输入轴,所述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作为变速端连接一变速轴。
较佳地,所述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作为输入连接一输入轴,所述蜗轮连接机构作为输出端连接一输出轴,所述蜗杆连接机构作为变速端连接一变速轴。
较佳地,所述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作为输出端连接一输出轴,所述蜗轮连接机构作为输入端连接一输入轴,所述蜗杆连接机构作为变速端连接一变速轴。
较佳地,所述蜗轮连接机构作为输入端连接一输入轴,所述蜗杆连接机构作为输出端连接一输出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各蜗杆处于自身不转动的状态,所述蜗轮、各蜗杆和可旋转蜗杆架所述蜗轮连接机构同时以同样的转速沿所述蜗轮轴心转动,蜗杆连接机构可连动蜗杆自身转动,所述蜗杆处于自身转动的状态,所述各蜗杆通过所述动配合连接机构添加一转速给所述蜗轮,依此原理本发明可用于实现连续变化的无极变速,不会产生突变;本发明提供的蜗轮连接机构、蜗杆连接机构和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与输入端、输出段和变速端以多种组合方式进行连接可以用于差速变矩器、减速器和离合器等。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差速无极变速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差速无极变速器,包括蜗轮1、若干蜗杆2和可旋转蜗杆架3、用于建立外部与蜗轮1连接的蜗轮连接机构4、用于建立外部与若干蜗杆2连接的蜗杆连接机构5、用于建立外部与可旋转蜗杆架3连接的可旋转蜗杆架连接机构6;
其中蜗轮1与各蜗杆2之间分别具有动配合连接机构,并分别与各蜗杆2形成自锁结构,各蜗杆2与可旋转蜗杆架3间隙连接;蜗轮1与各蜗杆2也可以不形成自锁,形成自锁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时,未经白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1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