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弯螺旋灌注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3252.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楚武;王建聪;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熊晓果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螺旋 灌注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导管装置,尤其是一种医用的可控弯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电生理导管,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中,主要经皮下穿刺将导管送至不同的病灶部位,对病理部位进行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从而达到对病灶组织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目前电生理导管普遍采用单级消融,若病灶组织面积较大或距离过长,需要多次消融治疗,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因为消融不彻底,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消融治疗时,为了达到较深的消融深度,临床上会使用较高的消融能量,这样往往会造成病灶组织局部过热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影响了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导管提供了一个多电极消融的解决方法,实现多电极同时消融或多电极选择性消融,能够快速的实现诊断和治疗,并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验证,确认治疗是否彻底。且在射频消融过程中,采用灌注式射频消融导管,将冷却液喷洒在电极附近,降低病灶组织的表面温度,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弯螺旋灌注导管,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弯螺旋灌注导管。本发明提供的可控弯螺旋灌注导管,能准确的到达病灶部位,操控部件操作简单方便;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喷洒冷却液,避免形成血栓或结痂。同时,螺旋灌注导管远端直段的电极可以发放刺激,且可以验证消融是否彻底。
一种可控弯螺旋灌注导管,包括手柄、安装在手柄中的操控部件、引导管和螺旋消融导管;引导管和螺旋消融导管与操控部件连接,螺旋消融导管活动的设置在引导管腔内,引导管中设置有第一牵引丝,螺旋消融导管中设置有第二牵引丝,所述螺旋消融导管设置有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部件包括,
控制引导管远端弯曲的第一控制钮,
控制螺旋消融导管旋转和/或伸缩的导管控制按钮,
所述螺旋消融导管的远端呈螺旋状,螺旋段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电极;所述电极或管身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喷洒液体的孔。
优选地,所述导管控制按钮包括第二控制钮和第三控制钮,第二控制钮和所述螺旋消融导管固定连接,并且与手柄滑动连接;第三控制钮和所述螺旋消融导管同轴固定连接,并且与手柄转动连接。并且,第二和第三控制扭也可以合并为一个功能键,功能键可以推拉,功能键尾端可以旋转。
优选地,第一控制钮转动可拉紧第一牵引丝,第一牵引丝牵引引导管远端偏转。第二控制钮和螺旋消融导管固定连接,第二控制钮与手柄滑动连接,滑动第二控制钮时,第二控制钮推进螺旋消融导管,螺旋消融导管的远端从引导管的腔体内伸出;
所述螺旋消融导管的远端呈螺旋状,螺旋状的圈的大小可以为固定,或可调。所述螺旋消融导管的远端螺旋部分的末端为直段部分。
所述电极或管身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喷洒液体的孔。冷却液通过电极或管身上的孔将冷却液喷洒到病灶组织表面,用于降低病灶组织表面温度,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所述螺旋消融导管的远端设有一个或多个电极。设置在螺旋部分上的电极对病灶组织起消融作用;设置在螺旋部分末端的直段部分的电极可以用于诊断或发放刺激,用于验证治疗效果。
优选地,所述电极为环电极或绕线电极。
优选地,所述引导管具有至少一个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可控弯灌注导管可用于在治疗过程中喷洒冷却液,避免形成血栓或结痂,及其它并发症。
2、本发明的可控弯螺旋灌注导管远端螺旋部分的末端的直段的电极用于诊断或发放刺激,可以验证消融是否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7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是导管远端上的电极或管身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导管远端上的电极或管身不同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导管远端上的电极或管身不同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3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