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3352.8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平;王丽芳;王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管理 系统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用电池系统的重要管理单元,目前管理系统在设计和加工完成以后,都是直接装入电池系统。存在由于电池系统高能量,极容易出现短路,烧毁电池管理系统等风险。如果在将电池管理系统装入电池系统前,对管理系统的基本性能和功能进行检测,能降低风险。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测量电池系统中电池包的总电压、单体电压,测量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电流,测量电池系统中电池包的温度。目前测试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采用实际的电池系统来测试的,很不方便,甚至有极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在安装入电池系统前,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测的难题,提出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本发明采用外部电路模拟实际的电池系统中电池包单体电压信号,电流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温度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替代实际的电池系统,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初步的检测。具有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在工厂和实验室条件下,不必使用实际的电池系统,便能实现对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初步验证。
本发明包括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电流测量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和电池温度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三个所述的模块相互独立,分别连接到相应接线端子上,以便和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模拟实际电池系统中电池包的总电压、单体电压输出信号。电流测量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模拟实际电池系统中测量电流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的电流信号。电池温度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模拟实际电池系统中测量电池包的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
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采用阻值相等的12个电阻对外部电压源进行分压,每个电阻上分得的电压相等。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利用外部电压源模拟电池系统的总电压,利用每个电阻分得的电压模拟实际的电池系统中的单体电池的电压,即单体电压。外部电压源的信号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输出到和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的输出端子上。通过调节外部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可以调节每个电阻分得的电压信号的大小。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模拟输出的电池系统的总电压信号、每个单体电压的电压信号,将这些模拟信号输出给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电池管理系统测量单体电压和总电压的功能是否正确。
电流测量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采用外部电路产生一个电流源,模拟实际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由基准电压源产生一个基准电压,可调电阻和电阻串联对所述的基准电压进行分压。可调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转换成电流输出。通过调节可调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电池温度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采用外部电路产生一个电压源,模拟实际电池系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利用电阻和可调电阻串联,在可调电阻两端产生一个电压值,经过放大器放大输出所述的电压。通过调节可调电阻两端的端电压,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本发明的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电流测量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电池温度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模拟输出的信号输出到一个相应接线端子上,此接线端子是和实际的电池系统的接线端子的型号相同,管脚的信号定义也相同,通过此接线端子能够直接和管理系统连接,模拟实际的电池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测试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总电压、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原理图;
图3电流测量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原理图;
图4电池温度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测试装置的原理框图。本发明包括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输出模拟模块、电流测量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和电池温度传感器输出模拟模块。三个所述的模块相互独立,分别连接到相应接线的端子上,通过此接口端子和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3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