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性能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4123.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唐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丽华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tpa edta 钠盐 除垢剂 除垢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除垢剂是一种去除水垢,污垢等多种垢渍的化学制剂,一般由多种组分复配而成。工业用除垢剂主要用于去除换热设备,锅炉等内的污垢。
除垢剂常用种类及其特点:
(1)无机聚磷酸盐。此类是最早使用的除垢剂,国外已限制使用。其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重复的P-O-P键存在,可分为链状聚磷酸盐和环状聚磷酸盐。无机聚磷酸盐的缺点是易受潮水解生成正磷酸盐,在高温和高pH值下尤甚,与二价阳离子如Ca2+、Mg2+等反应而结垢。
(2)有机磷酸酯。常见的有机磷酸酯有单烷基磷酸酯、双烷基磷酸酯、焦磷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醚磷酸酯等。有机磷酸酯中P-O-C键比磷酸盐P-O-P键强,因此它比磷酸盐稳定,水解温度比磷酸盐高。磷酸酯的许多性质与磷酸盐类似,使用时用量不宜过高,过高反而易生成垢。磷酸酯易粘附于设备表面,与缓蚀剂等的相容性好,但与油类易发生乳化,所以在油田中使用时需要加入防乳化剂,在温度超过90℃时会发生象无机聚磷酸盐那样的水解现象,其水解产物也能与二价金属阳离子反应而结垢。硫酸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气味。1g溶于约8800ml水、700ml 3%硝酸、800ml 2%盐酸,微溶于氯化碱溶液、浓酸,不溶于乙醇和稀硫酸。相对密度3.96。熔点1605℃。折光率1.624。
(3)有机多元膦酸。膦酸中的C-P键牢固,因此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高温、高pH值条件下也难水解,无毒或低毒。例如乙二胺四甲叉磷酸在200℃的高温及1013kPa下仍能保持其活性;羧基乙叉二膦酸在250℃的高温下才分解。该类除垢剂效果好,药剂用量小,并兼具缓蚀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油田水处理。
(4)氨基多羧酸盐。氨基多羧酸盐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除垢剂,如EDTA的使用温度可达到200℃。此类除垢剂主要是通过鳌合作用防垢,因此加入的量多,成本高,所以在大量用水的工业过程中使用受到限制。
EDTA二钠盐中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白色结晶性粉末,能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其水溶液pH值约为5.3;用作络合剂,钙、镁及其他金属试剂,金属掩蔽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是一种重要络合剂,用于络合金属离子和分离金属。
DTPA常常作为除垢剂使用,其中文名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性状:白色晶体,溶于热水和碱溶液,微溶于水,不溶于醇和醚等有机溶剂;熔点230℃(分解),水中溶解度(20℃)5g/L。有刺激性,避免吸入,避免进入眼睛;用途:高效鳌合剂,鳌合性强,应用于腈纶生产中颜色抑制剂,造纸行业,软水剂,纺织助剂,鳌合滴定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能快速测试出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性能,且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步骤简单,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步骤:(a)首先,选取若干个实验容器,清洗干燥备用;(b)制备DTPA溶液和EDTA二钠盐溶液;(c)然后,向实验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钡垢;(d)分别向实验容器中加入不同比例的DTPA溶液和EDTA二钠盐溶液,并调节其pH值为6~10;(e)将实验容器分别置于50℃~90℃温度的水浴中加热:(f)通过实验结果,分别计算出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率,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出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性能。
所述实验容器为烧杯。
所述除垢剂DTPA溶液的浓度为60mg/l。
所述水浴的温度为70℃。
所述水浴时间为16h。
所述pH值分别调节为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测试出DTPA与EDTA二钠盐复配除垢剂的除垢性能,且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步骤简单,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丽华,未经唐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加速制动一体装置
- 下一篇:DTPA溶液加量对除垢效果影响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