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4304.0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发;秦德海;张保庆;曹明强;王万里;李皓;刘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表 一致性 反褶积 进行 预测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油气勘探中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人工地震技术探测地下结构的勘探方法,其按照一定的方式人工激发地震波,检波器接收来自地下的反射信号,通过对反射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探测地下结构,进而根据探测到的地下结构进行油气的储层预测。
根据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地下介质的构造形态和储层物性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实际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特征的变化除了受地下构造和岩性等地质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野外采集因素和地表因素的影响,如何在地震资料处理阶段,有效地消除地震采集和地表因素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凸显地下介质的真实反射特征,对提高地震勘探、储层预测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Taner于1981年提出利用地表一致性方法对近地表影响进行校正的基本思想,所述的地表一致性是指非地质因素(采集和地表因素)对地震记录的影响只与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有关;共炮点地震道具有相同的炮点校正量,共检波点地震道具有相同的检波点校正量;校正量与地震波的路径和反射时间无关。Levin于1989年将地表一致性的思想应用于校正激发和接收因素对地震子波的影响,提出了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该方法提出不久就在工业界取得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ambois于1992年对数谱域实现了地震记录的分解,将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其它地表一致性处理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Cary于1993年将地震记录分解为炮点、检波点、中心点和炮检距四个分量,提高了由地震记录估算炮点和检波点分量的精度。李生杰于2002年采用共轭梯度法在时间域对地震记录进行谱分解处理,改善了地表一致性的处理质量。
上述的研究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地震记录的分解上,即如何由地震记录中更加准确地估算出非地质因素对地震子波振幅谱的影响。但是上述的各项研究涉及如何消除非地质因素对地震记录的影响时,基本上都是沿用预测反褶积的做法,即:将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褶积得到炮点和检波点的综合响应,然后对每个地震道的综合响应进行相同步长的预测反褶积。当采集和地表差异变化较大时,这种做法不能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李国发等人于2011年提出了基于目标函数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但由于该方法没有解决实际地震记录的目标函数估算和非地质因素影响的最小相位化两个关键问题,未能对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及设备,解决了利用实际地震记录估计目标函数和非地质因素影响最小相位化两个关键问题,消除了采集和近地表因素对地震记录的影响,提高了地震资料反映真实地下结构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包括:采集来自地下的反射地震信号形成的地震记录;根据所述的地震记录生成目标函数;对所述的地震记录进行地表一致性分解,得到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对所述的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进行最小相位化处理,得到最小相位炮检响应;根据所述的目标函数以及最小相位炮检响应得到消除非地质因素影响后的地震记录;根据所述的消除非地质因素影响后的地震记录绘制地震剖面图像;对所述的地震剖面图像进行综合解释,得到储层预测的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进行储层预测的设备,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来自地下的反射地震信号形成的地震记录;目标函数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地震记录生成目标函数;分解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地震记录进行地表一致性分解,得到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最小相位化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的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进行最小相位化处理,得到最小相位炮检响应;影响消除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目标函数以及最小相位炮检响应得到消除非地质因素影响后的地震记录;剖面图像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消除非地质因素影响后的地震记录绘制地震剖面图像;储层预测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地震剖面图像进行综合解释,得到储层预测的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利用实际地震记录估计目标函数和非地质因素影响最小相位化两个关键问题,消除了采集和近地表因素对地震记录的影响,恢复地下结构的真实反射特征,在子波一致性的基础上,提高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增强地震信号反映地下结构的能力,提高地震勘探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级基于规则的物品万维网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连续铸轧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