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氧化物超导体系的电子态网络结构及结合能的建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4387.3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多贤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超导 体系 电子 网络 结构 结合能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氧化物超导体系电子态的网络结构及结合能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先前的一篇报告中[1],我们讨论了Bi2212铜氧化物超导系中从节点到反节点的电子配对的总体结构。但那些讨论有基本的缺陷:虽然我们提出了结合能是由中介声子的逃逸引起的,但我们没有解释格波模的中介没有受到其他格波模的干扰;换言之,我们没有能解释在存在多个格波模的情况下中介格波模的优势是如何确立和保持的。实际上,我们之前的讨论没有考虑k空间里单一切面之外的耦合,而这种考虑对于明确地解释电子态结合能的确立和维持来说是必需的。因此,需要适用此类超导体系的更完备的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将提供一种更完整的模型,其中能够在考虑所有格波模所中介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解释电子态的结合能的建立和维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铜氧化物超导体系的电子态网络结构及结合能的一种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以下规则建模:
规则1:若顶点1和2处于结合能态,则它们彼此之间的跃迁概率必须相等,即
其中i(=1,2,......)和j(=1,2,......)表示相应的态,
规则2:当顶点1和2都处于由一组边(aij)构成的一个环路中时,则态1和2被保持在同一相互作用中,且边1-2中的结合能态(BES)能够被产生和/或保持,
规则3:若要顶点1和2处于结合能态,则(2)式的各边a1i和a2j的强度所表示的“流”必须在包括顶点1和2的一个环路中被耗散掉。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建模方法所构建的一种电子相互作用环路。
图2示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建模方法所构建的结合能态交叉环路的示例。
图3示意显示了图2所示的结合能态交叉环路的一种扩展情况。
图4用于说明用图2的结合能态交叉环路来耗散残余的边。
图5用于说明双重结合能态的(不)可行性。
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晶格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
电子-晶格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可标示为电子哈密顿量He的泰勒级数展开[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多贤,未经田多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枚举系统进程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划分高填充率冗余图形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