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石膏回收漂珠及制备不同形貌半水硫酸钙单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4531.3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斌;何廷树;陈畅;吴常平;王花;张威;余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7/10 | 分类号: | C30B7/10;C30B29/4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石膏 回收 制备 不同 形貌 硫酸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脱硫石膏回收漂珠及制备不同形貌半水硫酸钙单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而电力供应中火力发电又占有很大比重,这造成大量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的排放和堆积。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脱硫石膏排放量已超过7000万吨。仅申请单位所在省陕西年排脱硫石膏约100万吨,堆存量超过1000万吨,这些堆积的脱硫石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随着我国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日益重视,如何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各种高附加值新型材料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以排放量大、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为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领域。各省、市也分别制定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均把发展节能利废的新材料、新工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鼓励利用以各种工业废渣为原料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新型材料。
鉴于我国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刚刚起步,人们对其高附加值利用和市场竞争力认识也普遍不足,目前的研究多将脱硫石膏用来制备石膏板等低附加值的建筑材料。硫酸钙单晶是石膏的一种高附加值产品,但国内硫酸钙晶须的生产原料多以优质生石膏为原料。其中无水硫酸钙晶须的生产成本过高(需在600℃左右高温条件下煅烧),而低温生产的半水硫酸钙晶须在潮湿环境中易水化导致其应用受限。而已有专利中仅利用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 对其它形貌的半水硫酸钙单晶鲜见报导,对脱硫石膏中的漂珠回收也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脱硫石膏回收漂珠及制备不同形貌半水硫酸钙单晶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脱硫石膏回收漂珠及制备不同形貌半水硫酸钙单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脱硫石膏进行筛分得到筛下产物漂珠;
b.在所得筛上产物中加入硫酸溶解筛上产物中的酸溶物,然后清洗沉淀物,再通过离心分离,获得二水硫酸钙;
c.将二水硫酸钙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的悬浮液置于反应釜内,然后加入晶形控制剂进行水热反应,获得不同形貌的半水硫酸钙悬浮液;
d.将所得半水硫酸钙悬浮液进行过滤和烘干,获得不同形貌的半水硫酸钙单晶。
所述步骤a中筛分具体是采用目数为1600目的细筛进行湿筛,并将筛下产物过滤和干燥。
所述步骤b中加入硫酸常温反应30min后,再进行离心。
所述步骤c中晶形控制剂为柠檬酸,加入量为二水硫酸钙质量的0.02~0.1%。
当柠檬酸加入量为0.025%,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为60℃、80℃和130℃时,可分别得到板状、板状/纤维状、纤维状的半水硫酸钙单晶。
当柠檬酸加入量为0.025%,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5min、10min、20min时,可分别得到板状、板状/纤维状、纤维状的半水硫酸钙单晶。
当柠檬酸加入量为0.025%,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为115℃,二水硫酸钙悬浮液浓度为0.255%和5%时,可分别得到板状/纤维状、纤维状的半 水硫酸钙单晶。
所述步骤c中水热反应的条件是:反应温度60~130℃、反应时间5~20min。
所述脱硫石膏的主要成分为:CaO33.23%,SiO25.18%,Al2O32.86%,C2.08%,其余为杂质,以上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综合利用率较高,可实现对脱硫石膏中的漂珠及硫酸钙的综合回收,其中漂珠的回收率大于98%,而硫酸钙的回收率不低于99%。此外,所得半水硫酸钙单晶形貌包括板状及纤维状,可满足不同材料对增强组元形貌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漂珠的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板状-纤维状半水硫酸钙单晶的电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板状半水硫酸钙单晶的电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纤维状半水硫酸钙单晶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