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和白痢的兽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4913.6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郝智慧;解龙霄;刘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大肠杆菌 白痢 兽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药物,特别是一种用天然植物和天然矿物组方构成的药物,更确切讲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和白痢的兽药,特别是用于治疗禽类的大肠杆菌病和白痢的药物。
背景技术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引起不同日龄及品种的鸡发病。临床上,以排黄白色稀便、败血症、肝周炎、气囊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特征。该病常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非常多,使用菌苗免疫效果不理想,所以药物治疗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幼雏感染后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成年鸡感染多呈慢性或隐性带菌,可经粪便排菌,污染环境,散播病原。因成年母鸡卵巢带菌,并可垂直传播,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雏鸡在气温高、湿度大和饲养管理差的情况下,常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高达80%以上,耐过鸡生长缓慢,抵抗力降低,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治疗鸡白痢和/或大肠杆菌病的常用方法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然而,在饲料中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存在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抗生素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及药物经使用后在动物体内残留的问题,治疗大肠杆菌和/或白痢的兽用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配方为:
金银花100±5%重量份 生石膏120±5%重量份 赤 芍100±5%重量份 白头翁110±5%重量份
连 翘60±5%重量份 贯 众60±5%重量份
苦 参65±5%重量份 麻 黄110±3%重量份
黄 茂80±5%重量份 板兰根90±5%重量份
甘 草70±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是将以上11味药经粉碎、过筛、混匀,即可临床使用。经相应的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功能,既可用干禽类的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预防和治疗,也可用于家畜类似疾病的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按本发明的组方准确称取各药物,既:金银10Kg,生石膏12Kg,赤芍12 Kg,白头翁10 Kg,连翘6Kg,贯众7Kg,苦参7Kg,麻黄12Kg,黄茂8Kg,板兰根8Kg,甘草7Kg。
将上述各药经干燥粉碎后过60目筛,经混匀后即可分装备用。
本发明的相应试验采用随机试验法进行了不同剂量治疗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发病的鸡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的治疗试验。观察本发明对鸡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治疗作用,以探讨其在鸡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中药物低剂量组:每只鸡每日饲喂本发明1.5g(小鸡减半),连喂7天;药物中剂量组:每只鸡每日饲喂本发明2g(小鸡减半),连喂7天。药物高剂量组:每只鸡每日饲喂本发明3g(小鸡减半),连喂7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散对于人工感染鸡白痢治疗,低剂量组的治愈率为67.8%,总有效率为83.3%;高、中两个剂量组对鸡白痢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0%,死亡率仅为10%。对于被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本发明低剂量组的治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82.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两个组可以达到70%以上的治愈效果,总有效率达到8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