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5211.X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中;林育民;黄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源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8/00;F21W131/205;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色温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医疗照明灯具的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照明灯具需具备无影、冷光、高照度等特点,且对于色温也有一定要求。无影即表示手术的照明区域内不应出现操作者和手术器材的影子,以保证清晰地看到手术内腔的器官、组织和血管等情况,然而在深腔手术时及操作者或手术器材极为接近器官、组织和血管时,仍会或多或少出现阴影的情形,为达此理想状态,在手术照明区域500平方厘米内照度需达2700勒克斯(lx)以上,且为了减少高照度灯光产生的热感,要求最大光照度处的热量不大于25000毫瓦/平方厘米,同时透过冷光膜将射出的红外线减少到最低程度即为俗称的“冷光”。另外,为了正确反应手术区内病灶的颜色,与日常习惯中的光色一致,要求光的色温为3500~6000K,且在进行手术时亦有可能依据不同情况,例如病灶判断及医师个人需求等而调整手术灯的色温。现有作法包括采用卤钨灯光源,并在灯具透射玻璃上加镀滤色膜以得到该色温。另外,亦有采用两组高、低温LED灯加以混色的方式,例如在手术灯内面特定区域以高、低温LED灯混布的形式,或是在手术灯内面周缘混布高、低温LED灯并藉由反射而达成特定色温的需求。然而,上述方式皆可能造成在部分遮蔽时(例如医疗人员的头、手),使其遮蔽部分的阴影边缘产生明显的颜色不均。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混光机制仅是在导光板侧缘并列设置高、低色温的LED灯,除了在导光板前段可看到不同色温的光束外,由于其需在导光板内部经过较长距离才可达到混光的效果,其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在医师及手术器材的阴影处出现不同色温的照明区域影响医师对病灶的判断。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包括:一导光板,将平行该导光板的方向定义为一第一方向;一第一LED灯,对应设置于邻近该导光板的侧缘,该第一LED灯设置有一第一光学元件,可使该第一LED灯的光线以同方向射入至该导光板;一第二LED灯,对应设置于邻近该导光板的侧缘,该第二LED灯设置有一第二光学元件,可使该第二LED灯的光线以同方向射入至该导光板;其中该第一LED灯与该第二LED灯所射出的光线分别具有不同的色温范围,且该第一LED灯与该第二LED灯的光线在射入该导光板后相互混合并形成具有预定色温的光线,并可藉由调整该第一LED灯及该第二LED灯的电流据以调整混合后的色温。
较佳地,在该导光板的一侧缘形成有多个光学微结构,这些光学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该第一LED灯与该第二LED灯的光线在射入该多个光学微结构后经全反射而相互混合并形成具有预定色温的光线。
较佳地,其中该光学微结构为锯齿结构。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LED灯射出的光线垂直于该光学微结构的第一入光面。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LED灯射出的光线垂直于该光学微结构的第二入光面。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LED灯射出的光线与该第一方向的夹角为60度。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LED灯射出的光线与该第一方向的夹角为60度。
较佳地,其中该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应用于一医疗照明装置。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可使采用此种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的医疗照明装置具有理想的混色功能,可在导光板前段即达成充分的混色,据此提供平均、理想的照明,进而有效辅助医疗人员在手术进行时对于病灶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2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
图;
图5为显示本发明的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的混光距离。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100a 医疗照明装置
1 LED色温调整混光结构
10 导光板
11 光学微结构
111 第一入光面
112 第二入光面
2 第一LED灯
21 第一光学元件
3 第二LED灯
31 第二光学元件
D1 混光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源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源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5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