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皂角刺总黄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6363.1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0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杜钢军;杨义明;卢琳琳;林海红;刘伟杰;刘迎辉;王莹莹;李鸿儒;赵贝;侯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483 | 分类号: | A61K36/48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杨海霞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皂角刺 黄酮 制备 预防 治疗 肿瘤 药物 方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皂角刺总黄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皂角刺总黄酮作为细胞连接通讯增强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肿瘤预防、肿瘤化疗增效、组织增生方面的应用,如预防化学致癌、提高肿瘤化疗指数、逆转肿瘤化疗耐药、阻止乳腺增生和前列腺增生等。
背景技术
细胞通讯通过细胞间连接,在细胞多种生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如调解细胞生长和分化、维持组织稳态和胚胎发育等,是细胞间通道的集合器,负责实体组织中邻近细胞间的离子和小分子直接交换,其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如组织增生、肿瘤形成等直接相关。细胞间通讯依靠间隙连接蛋白形成的蛋白通道维持,其中已知的重要间隙连接蛋白是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在多种过度增殖的增生组织及肿瘤组织中表达减少。因此,升高间隙连接蛋白43可以恢复细胞间连接通讯的正常化,对组织稳态失常化疾病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调节组织稳态、维持阴阳平衡是中药治疗疾病的主要特色。皂角刺,又称天丁、皂针等,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sinensis Lain) 的干燥棘刺,主要产于江苏、湖北,以及四川和贵州等地,有破血散结、消肿止痛、祛风止痒、通经活络之功。皂角刺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其: “消肿脱毒,妒乳,风疠恶疮,排脓,杀虫”。 现代医学证实,皂角刺辛散性强,善通经活血,药力能直达病所,是一味具有温通消结功能的良药。皂角刺总黄酮是一类主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皂角刺精提物。本申请首次发现皂角刺总黄酮是一个细胞连接通讯增强剂,有很好的预防和逆转肿瘤耐药作用,并能阻止组织增生,进而对其在医药中潜在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皂角刺总黄酮作为细胞连接通讯增强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皂角刺总黄酮作为细胞连接通讯增强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进一步的,皂角刺总黄酮在制备抗癌药物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抗皮肤癌、肺癌、乳腺癌及治疗乳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药物方面的应用。
皂角刺总黄酮作为细胞连接通讯增强剂,可用于预防化学致癌、提高肿瘤化疗指数、逆转肿瘤化疗耐药、阻止乳腺增生和前列腺增生等组织稳态失常化疾病。其动物有效剂量范围为口服50-5000mg/kg体重/日、注射20-2000mg / kg体重/日,优选剂量为口服100-1000mg /kg体重/日、注射50-500mg /kg体重/日。推算的人用有效剂量范围为口服0.4-40g /日、注射0.16-16g /日,优选剂量为口服0.8-8g/日、注射0.4-4g/日。
所述皂角刺总黄酮可按照本领域常规技术进行提取即可。如,在本发明中,皂角刺总黄酮可按下述方法获取:将洗净、烘干、粉碎过的皂角刺经石油醚脱脂后,用体积浓度60-80%的乙醇水溶液按液料比20-30∶1于80±5℃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每ml相当于0.1g原药材,分别经95%乙醇(指体积浓度,下同)、80%乙醇各醇沉1次,过滤,滤液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70%乙醇洗脱,洗脱液真空干燥后即得。以芦丁为标准经分光光度测定总黄酮含量>90%。
本发明经试验发现:皂角刺总黄酮作为细胞连接通讯增强剂,可用于预防化学致癌、提高肿瘤化疗指数、逆转肿瘤化疗耐药、阻止乳腺增生和前列腺增生等组织稳态失常化疾病。皂角刺总黄酮对二甲基苯蒽/巴豆油引起的小鼠皮肤癌及乌拉坦引起的小鼠肺癌均有显著降低发病率作用(见图1、图2);对阿霉素、环磷腺癌、氟尿嘧啶治疗的小鼠lewis肺癌皮下肿瘤均有增效作用(见图3、图4);可以逆转阿霉素耐药小鼠乳腺癌4T1及阿霉素耐药小鼠肺癌lewis对阿霉素的治疗抵抗作用(见图5、图6、图7)。皂角刺总黄酮对小鼠乳腺增生和前列腺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见图8、图9);能升高诱癌组织、肿瘤组织和增生组织间隙连接蛋白43(见图10、图11),增加阿霉素耐药小鼠肺癌lewis和正常小鼠肺癌lewis细胞间通讯(见图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多孔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需相位信息的点声源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