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RNA-361及其反义核苷酸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7005.2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峰;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C12Q1/68;A61P9/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刘丹妮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rna 361 及其 反义 核苷酸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s的新药用途,具体涉及一种miRNA-361及其反义核苷酸的用途,尤其涉及一种miRNA-361及其反义核苷酸在制备用于诊断、防治心脏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心脏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一千七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已接近所有癌症死亡率的总和。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超过癌症成为第一大致死原因。根据国家卫生部2004年底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由此造成的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凋亡相关心脏疾病的病人达几千万。目前关于心脏疾病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尚不能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急需开发新的技术、方法用于心脏病的诊断、防治。
miRNA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许多研究表明miRNA对于维持心脏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心脏中的miRNA异常表达与许多心脏疾病的发生相关。因此,将miRNA作为心脏疾病治疗的靶点,开发相关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单一的miRNA可以同时作用于多个靶基因的mRNA的表达,这样药物作用于一个miRNA可以调节多个参与心脏发病基因的表达,影响多个信号通路,从整体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miRNA在心脏病理状态下表达水平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检测miRNA的表达水平来预测诊断疾病。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由基因控制及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对正常胚胎发育,维持细胞群体及恶性病变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在保证多细胞生物的健康生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许多心肌损伤或心脏病理状态下,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心肌细胞会发生凋亡。由于成熟的心肌细胞不能分裂增殖,心肌细胞过度凋亡必然会使心肌细胞数目减少,这一点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发病的机理。
目前研究发现许多miRNA通过调控凋亡相关靶蛋白的表达参与细胞凋亡的发生,这些miRNA有促凋亡的,也有抑凋亡的。寻找心脏中特异表达的、参与心肌细胞凋亡的miRNA,阐明其作用机理,对于开发以miRNA为策略的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定或发现调控心肌细胞凋亡的心脏特异性性表达的miRNA,进一步确定其在心肌缺血再灌、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纤维化等心脏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将其应用到这些心脏疾病的诊断、防治中。
除非特别指明,本文中的“miR-361”均指“miRNA-361”,其序列为下述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5‘-UUAUCAGAAUCUCCAGGGGUAC-3’。
除非特别指明,本文中的“I/R”均指“心肌缺血/再灌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链非编码miRNA-361反义核苷酸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miRNA-361反义核苷酸的序列为下述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GUACCCCUGGAGAUUCUGAUAA-3’。
优选地,所述miRNA-361反义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在每个碱基均进行了2’-甲氧基修饰。
优选地,所述心脏疾病选自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损伤、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中的中的一种或多种。
还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剂量的上述本发明所述的miRNA-361反义核苷酸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病毒或辅料。
优选地,所述载体选自壳聚糖、胆固醇、脂质体和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给药方式选自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冠状动脉内注射或直接心肌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酯化预反应器
- 下一篇:透明质酸纳米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