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钢管砂轮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7059.9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韩健;王卫国;王训扬;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北砂轮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24D3/28;B24D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砂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轮,具体是涉及一种磨钢管砂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小到人们的日常用具、家具、供排水、供气、通风和采暖设施,大到各种农机用具的制造、地下资源的开发、国防和航天所用的枪炮、子弹、导弹、火箭等都离不开钢管。钢管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因此磨钢管的砂轮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内采用的磨钢管砂轮大都为普通树脂棕刚玉砂轮,其抗压强度、耐热性能等较差,因而磨削使用时只能采用不带负荷磨削,单位时间内削铁量小,磨削效率低;同时磨削时产生的磨削热量大,容易导致砂轮爆炸,使用安全系数小。少数厂家用重负荷砂轮或锆刚玉砂轮,虽然使用效果较好,但由于重负荷砂轮或锆刚玉砂轮价格昂贵,磨削成本很高,厂家不能承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磨削钢管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作简便、原料成本低、切削效率高、耐热性能好、抗压能力强、安全系数大的磨钢管砂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钢管砂轮制作方法,包括配料、混料、成型、硬化工序,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配料工序中采用原料及重量配比份数为:磨料100份,其中锆刚玉30~50份、棕刚玉50~70份,以磨料为100份计算,加入酚醛树脂17~25份、黄铁矿4~8份、长石1~3份、冰晶石1~3份、碳黑1~3份、石膏3~5份;所述成型工序分三次投料:第一次投成型料1/3,搅料后用带有凸起的专用刮板刮平,在非磨削区内形成一个与模圈、芯棒同心的凹槽,在凹槽内放置钢圈,再投第二次料,料重为成型料1/3,重复上述操作,放置同样大小的钢圈,再投第三次料,搅料后用平刮板刮平,盖上模板后压制到所需厚度;所述硬化工序进行分段加温或保温,即分为4~5个时间段逐步加温或保温,由常温逐步加温至160℃,累计硬化时间为14~16小时。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配料工序中采用原料及重量配比份数为:磨料100份,其中锆刚玉35份、棕刚玉65份,以磨料为100份计算,加入酚醛树脂20份、黄铁矿5份、长石1份、冰晶石3份、碳黑1份、石膏4份;所述锆刚玉的粒度为F10~F16;所述棕刚玉的粒度比锆刚玉细一个粒度号。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制作简便,对混料的设备、成型压机、硬化炉没有特殊要求,达到了工艺简便的目的。利用锆刚玉和棕刚玉不同粒度的混合磨料,既有效地降低了原料成本,又起到了提高砂轮切削能力和强度的效果。该方法将物料混合均匀后,按三批次投入砂轮成型模具中,在非磨削区内放入两个钢圈,既有效地提高了砂轮的抗压强度,能通过160~180kg加压的测试,从而实现了带负荷磨削,单位时间内削铁量增大,同时又提高了砂轮的抗拉强度,线速度高,可以到达65m/s以上,从而提高了磨削效率。该方法对硬化的温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硬化工艺作了改进,效果更为理想。本发明采用的磨料的粒度较粗,加大了砂轮的气孔率,散热性能好,不易爆炸,安全系数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用F12锆刚玉和F14棕刚玉作为磨料,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F12锆刚玉35份,F14棕刚玉65份,酚醛树脂20份,、黄铁矿5份、长石1份、冰晶石3份、碳黑1份、石膏4份;准确称量上述各种原料,倒入S型混料机中混合半小时后出料、过筛后备用。在油压机上压制成型砂轮规格为1-400×50×127,每片砂轮成型单重为14.4kg,第一次投上述混合后备用的成型料重量为4.8 kg到模具中,搅料后用带有凸起的专用刮板刮平,在非磨削区内形成一个与模圈、芯棒同心的凹槽,凹槽中心距为240mm,在凹槽内放置¢240mm钢圈;第二次投重量为4.8 kg的成型料,重复上述操作,放置同样大小的钢圈;第三次投重量为4.8 kg的成型料,搅料后用平刮板刮平,盖上模板后压制,厚度为50mm;成型后的坯件常规硬化炉中进行硬化,硬化工艺见表1,当温度降低到40℃后出炉,不加工,对砂轮进行检查后包装入库及发运。
表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北砂轮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北砂轮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