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具式支架定位混凝土楼板上部钢筋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7132.2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良;刘佳;万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4C5/1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支架 定位 混凝土 楼板 上部 钢筋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具式支架定位混凝土楼板上部钢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已日臻完善,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尤其是混凝土楼板施工中,人们对施工中楼板上部钢筋保护层问题日渐重视。传统的凳铁支撑既不经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楼板上部钢筋容易踩踏变形、下沉,出现大量楼板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楼板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成本的工具式支架定位混凝土楼板上部钢筋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具式支架定位混凝土楼板上部钢筋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工具式支架:将多个钢筋弯折成三角形支架,把形成的多个三角形支架间隔分布,再在每个弯折成三角形支架的钢筋的接合部连接一角钢形成三角形桁架,所述三角形桁架底面下方两端分别放置支架垫块,所述三角形桁架底面下方还设置楼板保护层限位钢筋;其中,所述支架垫块的厚度不小于混凝土楼板的厚度;
B、绑扎混凝土楼板钢筋形成钢筋网,此步骤B与步骤A不存在先后顺序;
C、安装工具式支架:将多个步骤A中的制得的工具式支架与步骤B中制得的混凝土楼板钢筋网连接,所述多个工具式支架均匀间隔分布于混凝土楼板钢筋网中;
D、浇筑混凝土:待步骤C完成后在所述多个均匀间隔分布于混凝土楼板钢筋网中的工具式支架上铺设工作面,操作人员在该工作面上对所述混凝土楼板钢筋网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
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为:先绑扎楼板板底钢筋,按设计图纸规定的间距将钢筋摆放好后,将楼板板底钢筋绑扎牢固;再绑扎楼板上部钢筋,按设计图纸规定的间距将钢筋摆放好后,将楼板上部钢筋与梁的架立钢筋相绑扎;楼板上部钢筋绑扎完后,将楼板上部的分布钢筋按图纸规定的间距摆放好后与所述楼板上部钢筋相绑扎,形成完整的钢筋网;其中,楼板上部钢筋紧贴位于楼板上部的分布钢筋上方。
所述步骤C具体为:通过工具式支架中的楼板保护层限位钢筋将该工具式支架与混凝土楼板钢筋网的分布钢筋相绑扎,绑扎时将楼板上部钢筋紧贴在所述楼板保护层限位钢筋下方。
所述三角形桁架包括角钢和多个φ16钢筋一次弯折形成的三角形支架,每个弯折形成三角形支架的φ16钢筋的接合部焊接于所述角钢内侧,所述多个三角形支架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多个三角形支架均匀间隔分布的距离为400mm。
所述楼板保护层的限位钢筋焊接于多个所述均匀间隔分布的三角形支架下方正中间。
所述楼板保护层的限位钢筋为φ14的钢筋。
所述支架垫块的厚度与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厚度相等。
所述支架垫块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三角形桁架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为预埋在所述支架垫块中的铁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施工时通过该工具式支架对混凝土楼板钢筋网绑扎固定,确保楼板上部钢筋的绑扎位置,支架垫块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待浇筑的混凝土楼板的厚度,确保楼板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同时在工具式支架上铺设工作面,工人在工作面上作业,可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操作工人踩踏造成楼板上部钢筋弯曲变形及下沉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工具式支架与钢筋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角钢,2-三角形支架,3-楼板保护层限位钢筋,4-支架垫块,5-分布钢筋,6-上部钢筋,7-钢筋网,8-板底钢筋,9-工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参看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工具式支架定位混凝土楼板上部钢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