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煤全循环高效干馏提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7834.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平;夏德宏;文钰;郭梁;赵栗;王旭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瑞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7/10;C10B57/00;C10B49/10;C10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循环 高效 干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褐煤全循环干馏提质系统,包括料仓(1)、立式干燥炉(2)、螺旋加料机(3)、流态化干馏炉(4)、旋风除尘器(5)、第一U型密封阀(6)、第二U型密封阀(7)、气固换热器(8)、喷淋塔(9)、电捕焦油器(10)、间冷器(11)、机械化澄清池(12)和热风炉(13),其特征在于:
立式干燥炉(2)的内部设置有横向气流通道,立式干燥炉(2)的顶部连接料仓(1),立式干燥炉(2)的底部出口连接螺旋加料机(3),螺旋加料机(3)的出口与流态化干馏炉(4)连接;立式干燥炉(2)的横向气流通道入口与热风炉(13)的烟气出口连接,横向气流通道的出口与第一引风机(16)连接;
流态化干馏炉(4)的底部与热风炉(13)的煤气出口连接,顶部与旋风除尘器(5)连接;流态化干馏炉(4)的进料口与螺旋加料机(3)连接,流态化干馏炉(4)的出料口为底部侧壁的溢流口,通过第一U型密封阀(6)与气固换热器(8)连接;
旋风除尘器(5)的出口与喷淋塔(9)连接,旋风除尘器(5)的底部通过第二U型密封阀(7)与气固换热器(8)连接;
喷淋塔(9)的出料口与电捕焦油器(10)的入料口连接,喷淋塔(9)底部的液体与电捕焦油器(10)底部的液体汇集后连通到机械化澄清池(12)中;
电捕焦油器(10)的上部出料口与间冷器(11)的入料口连接,间冷器(11)的出料口连接加压风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全循环干馏提质系统,其特征在于,立式干燥炉(2)中设置的横向气流通道的结构为多层变截面金属管横梁,单个通道的截面呈等边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全循环干馏提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流态化干馏炉(4)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直径,过渡区的直径连续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全循环干馏提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流态化干馏炉(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折挡粉尘的帽型折流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全循环干馏提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械化澄清池(12)由粗油池和轻油池构成,所述粗油池和轻油池之间通过溢流坝隔开,所述轻油池内设置有冷却盘管。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褐煤全循环干馏提质系统的干馏提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原料褐煤由立式干燥炉顶部下移至底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引风机引入的热烟气加热干燥,干燥后的褐煤由螺旋加料机输送到流态化干馏炉的下部;
褐煤进入流态化干馏炉后在高速热煤气流作用下进行快速干馏,获得含焦粉和焦油的煤气,并经第一U型密封阀送出,干馏过程中产生的热煤气从顶部流出,经过旋风除尘器把热煤气中携带的焦粉分离,经过第二U型密封阀送出,与从液态化干馏炉送出的焦粉汇聚后进入气固换热器,在气固换热器中降温后作为产品焦粉输出;
带有焦油的热煤气从旋风除尘器顶部流出后通入喷淋塔的下部,经过喷淋塔净化,在电捕焦油器中捕获的焦油和喷淋塔净化出的焦油汇聚送入机械化澄清池中;
从电捕焦油器出口流出的煤气进入间冷器冷却后再经加压风机加压后作为燃料供热风炉燃烧或作为循环气体供入流态化干馏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馏提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干燥炉的内部设置有横向气流通道,用于使气体热载体横向均匀流动,气体与固体充分换热的前提下,减小了气体的流动阻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馏提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淋塔循环喷淋介质为系统内部自产焦油中的轻质部分,用于使系统达到全循环无污染的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馏提质方法,其特征在于,热风炉燃烧的是系统产生的剩余煤气,所产烟气间接加热循环煤气,被加热后的煤气作为干馏热源供给流态化干馏炉,降温后的烟气作为干燥热源供给立式干燥炉。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馏提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料仓采用双层密封阀的方式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瑞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瑞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8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