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8088.7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何银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视点 视频 编码 系统 关键 量化 参数 选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的码率控制算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通信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视频编码技术作为视频通信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视频信号的压缩和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移动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的不断改进,人们对移动视频通信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多视点视频编码技术应运而生,多视点视频通过在场景中放置多台摄像机,记录多个视点的数据,从而蕴含了景物的深度信息,在自然场景的表征上更具有真实感,能供给用户以视点选择和场景漫游的交互能力,在3D电视、自由视点电视、沉浸式可视会议及虚拟现实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多视点视频数据量巨大,必须有一套高效的编码压缩机制,才能真正的使多视点视频编码从理论走向实践。其中,多视点视频编码码率控制是多视点视频编码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只有通过一套有效的码率控制方案,才能根据信道传输带宽的特性,灵活的传输多视点视频流,并获得良好稳定的视频重建质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应用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的码率控制方案中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算法,与采用已编码帧平均量化参数值作为关键帧量化参数相比,该算法能在不明显影响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同时,进行精确的码率控制。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方法应用于基于多视点视频编码平台的码率控制过程中,是基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该系统中一个序列编码图像组GGOP包括一个基本视点:I-View,和多个辅助视点:非I-View;基本视点关键帧为I帧,不参考其它帧只进行帧内编码,辅助视点的关键帧为P帧或者B帧,参考其它已编码视点的关键帧进行编码;
该方法包括基本视点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和辅助视点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两个部分;基本视点关键帧量化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信道的传输码率、帧率、当前编码图像的本身特性以及同类型编码帧间的相似性;辅助视点关键帧量化参数的确定根据同类型帧编码的相似性,及前一个序列编码图像组GGOP中所有关键帧平均编码量化参数值计算;
根据信道的传输码率、帧率及图像帧的像素数,确定每个像素所占的平均比特数,以此来度量可用带宽,通常,若当前可用带宽较大时,相应的初始量化参数就会较小,反之,若当前可用带宽较小时,相应的初始量化参数就会变大;
图像的本身特性通过图像的复杂度进行度量,由于基本视点的关键帧只进行帧内编码,所以不考虑其动态复杂度,即:只考虑图像背景的内容复杂度,本方法中,定义为一帧图像的平均绝对差值,对于复杂的图像,选择小的量化参数进行编码,反之,对于平坦的图像,选择大的量化参数进行编码;
同类型编码帧具有相似的编码特性,根据前一个序列已编码图像组中同类型关键帧所占的实际编码比特,分配当前帧的编码比特,根据率失真模型计算量化参数。
所述的传输码率、帧率,由编码器特性和信道容量决定,本系统中,由人为设定目标码率和帧率。
所述当前编码图像的本身特性包括图像的格式、图像大小、图像复杂度。
所述图像的复杂度,只考虑静态复杂度,即图像背景复杂度,定义为该帧图像的平均梯度MADs。
所述的同类型编码帧表示不同编码图像组GGOP中同一视点、同一平行位置、同种帧类型的编码帧。
所述的前一个序列编码图像组GGOP所有关键帧包括前一个已编码GGOP中基本视点和所有非基本视点关键帧。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一种更精确的算法计算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中关键帧量化参数,与采用已编码帧平均量化参数值作为关键帧量化参数相比,该算法能在不明显影响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图像质量,同时,进行精确的码率控制。
附图说明
图1码率控制基本原理图,
图2关键帧量化参数确定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应用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算法,应用于基于多视点视频编码平台的码率控制过程中。该算法包括基本视点(I-View)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和辅助视点(非I-View)的关键帧量化参数选择两个部分。基本视点关键帧为I帧,不参考其它帧只进行帧内编码,辅助视点的关键帧可以为P帧或者B帧,参考其它视点的关键帧进行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