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规则的可定义式语义解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88248.8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敏;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柚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7 | 分类号: | G06F17/27;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卢刚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规则 可定义 语义 解析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涉及基于规则的可定义式语义解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也就是,研究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人的语言交际过程,使计算机能理解和运用人类社会的自然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实现人机之间的自然语言通信,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包括查询资料、解答问题、摘录文献、汇编资料以及一切有关自然语言信息的加工处理。其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语义解析,即识别一句话所表达的实际意义。
一般将用于解析自然语言语义的电脑程序称为AI引擎,目前主要将解析语义的逻辑定义在程序体内部,这会造成程序员需要学习语义规则或语义专家需要学习程序知识,无法实现角色分离,从而造成一名精通语义的程序员难以培养。
此外,现有的AI引擎大都缺乏一套可以由语义专家而非软件工程师进行配置的业务规则,导致AI的规则维护相当困难,并且难以扩展,以至于语义专家和AI产品本身严重脱节。另外一方面,此类AI引擎也缺乏通用性,规则的可定制性不强,导致大多目前流行的AI引擎,只能处理一部分领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规则的可定义式语义解析系统及方法,将语义规则的定义与程序体分离,使得语义专家可以不关注程序体运行规则,在程序体外部对语义规则进行编辑和维护,从而使规则的维护和扩展简化,易于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可定义式语义解析系统,包含:交互模块、规则模型化模块、AI引擎、规则库;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接收语义专家输入的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并输出至所述规则模型化模块;
所述规则模型化模块,用于将所述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定义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规则对象,并存储至所述规则库;
所述规则库,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可识别的规则对象;
所述AI引擎,用于从所述规则库中选择规则对象,并根据所述规则对象解析语义。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可定义式语义解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接收语义专家输入的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
将所述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定义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规则对象;
选择规则对象,并根据所述规则对象解析语义。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语义规则的定义与程序体分离,使得语义专家可以不关注程序体运行规则,在程序体外部对语义规则进行编辑和维护,从而使规则的维护和扩展简化,易于实现。
另外,所述规则模型化模块包含以下子模块:
拆分子模块,用于拆分条件和执行过程;
条件模型化子模块,用于将拆分得到的所述条件定义为条件对象;
动作模型化子模块,用于将拆分得到的所述执行过程定义为动作对象;
结构模型化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动作对象和/或所述条件对象实例化为规则对象,其中,所述规则对象包含分词解析规则对象和语义解析规则对象。
通过规则模型化模块提供一套可配置规则的框架,将语义专家制定的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规则对象,使语义专家可只关注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不用关注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规则对象的过程。
另外,所述规则模型化模块还包含条件嵌套子模块,用于根据逻辑判断方式,使用合成方式定义嵌套的条件;
所述条件模型化子模块在将拆分得到的所述条件定义为条件对象时,所述条件为合成的嵌套条件。
通过使用合成方式将复杂的条件定义为嵌套的条件,使规则模型化模块将复杂的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则拆分成简单语义的合成,方便规则对象的描述。
另外,所述AI引擎包含以下模块:
分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一句需解析的语句后,从所述规则库中选择分词解析规则对象,对句子进行分词,得到含有分词结果的句子对象;
句子解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含有分词结果的句子对象后,从所述规则库中选择语义解析规则对象,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得到语义分析结果;
回复模块,用于根据句子的语义分析结果返回相应的回复。
AI引擎只提供可解析规则的基础框架,而非规则本身,所以可以满足各种规则的需求,无需对特定领域定制特定的AI引擎,使开发出的一个AI引擎可以用于多个领域,大大增强了AI引擎的可重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柚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柚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