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966.5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华;马家志;蔡厚才;林利;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景丰强;袁忠卫 |
地址: | 316111 浙江省舟山市普***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网 养殖 捕捞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捞网箱,该捕捞网箱能应用于围网养殖中的捕捞。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围网捕捞过程如下:首先在一定程度加大围网四周的影响,将鱼群赶离围网的边缘;然后关闭船的发动机,投放鱼类喜食的新鲜饵料,将鱼诱集到指定的起捕位置,与此同时,将拉网轻轻地沿着的网壁四周放下,待大多数的鱼被吸引到指定的位置,缓慢地拖曳拉网到指定位置,使鱼被围在指定的起捕位置,接着利用抄网捕至船上。起捕后鱼的分级处理。在船上利用围网的起捕分级系统对鱼进行分级处理,该机器分级是把要分级的鱼经由一个漏斗滑向相邻格栅间距由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的倾斜放置的分级系统,该系统利用鱼类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滑的特点,使小规格的鱼能通过一层层格栅,大规格的鱼在不能通过某级格栅后,沿着该格栅经导鱼槽往下滑动,最终到达该级别收鱼口,比此级格栅间距小的鱼则通过该级格栅到达下一级格栅,如不能通过,则沿相应的导鱼槽到达对应的收鱼口,依次往下滑落,最后把鱼完全分离。此种分级系统处理速度快且减少鱼在分级时因长时间未接触水造成的死亡。但以上过程显然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并且,捕捞过程中拉网对鱼容易造成损伤,影响捕获质量,而未达到捕捞规格的鱼类过早离水,影响进一步养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分级容易的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大留小的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框架、分级栅及网衣,前述分级栅设于框架的侧面并由多个格栅并列而成,前述的格栅之间具有供小于一定体宽的鱼类逃离网箱的间隙,前述的网衣包括第一网衣、第二网衣及第三网衣,前述的第一网衣和第二网衣分别设于框架顶部和底部,前述的第三网衣通过以启闭机构能开合地设于框架侧面。
所述的第三网衣包括第一单元网衣和第二单元网衣,所述的启闭机构可以包括拉链、拉扣及牵引绳,前述的拉链为两条且分别设于第一单元网衣和第二单元网衣侧边,所述的拉扣将前述的两条拉链连为一体并能上下移动以实现第一单元网衣与第二单元网衣之间的开合,前述的牵引绳连接于拉扣上并能驱动拉扣上下移动。
所述的格栅由连接线及套设于连接线上能自由转动的套管组成。套管32可自由旋转,可完全消除分级过程中对鱼体的损伤
为进一步提高诱捕功能,所述的第一网衣上具有呈漏斗形的诱捕口。所述框架的内侧设有圆环形供引诱物设置的置物台,该置物台有网片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框架由圆形空心钢管焊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启闭装置,利用鱼类体重与体宽的关系和鱼类躲避行为,使体宽小于分级栅格栅间距的鱼通过分级栅,而体宽大于等于分级栅格栅间距的鱼滞留在网箱内,从而达到分级捕捞、捕大放小的目的。体宽小于分级栅格栅间距的小个体鱼可以轻松地通过格栅游出,体宽大于分离栅间距的大个体鱼则留在网箱内。另外将格栅间距不同、大小相同的分离栅安装在可拆的固定的分级网上,可满足多种鱼类的多级分离。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且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第三网衣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网衣与框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网衣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格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作业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与对比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捕捞网箱包括筒状的框架1、分级栅及网衣,分级栅设于框架1的侧面并由多个格栅3并列而成,格栅3之间具有供小于一定体宽的鱼类逃离网箱的间隙,网衣包括第一网衣21、第二网衣22及第三网衣23,第一网衣21和第二网衣22分别设于框架1顶部和底部,第三网衣23通过以启闭机构能开合地设于框架1侧面。本实施例中的整个框架1均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框架1的上下口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鸡专用生物饲料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固定周转时延的超宽带无线测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