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溶液预处理膜式再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9183.9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清;张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48 | 分类号: | B01D61/48;B01D6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溶液 预处理 再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了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太阳能溶液热再生技术以及膜再生技术的新的太阳能溶液预处理膜式再生装置,属于太阳能、蓄能装置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实现城镇化和城市协调发展,对科技提出迫切需求”。因此应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开发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和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等。
空气除湿是制冷空调和环境热湿控制的关键。目前的除湿技术主要包括冷冻法除湿、液体吸湿剂除湿、固体吸附剂除湿、膜法除湿及压力除湿等。在众多除湿系统中,溶液除湿制冷系统(LDCS)是一种基于液体吸湿剂除湿技术的极具潜力的新型空调方式。
对于溶液除湿制冷系统,目前广泛采用的溶液再生方式是热能再生(TH)。再生过程中所需的热能可以通过温度相对较低(100℃以下)的热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废热等可再生能源)获得。太阳能是一种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再生能源,然而,太阳能溶液再生方式却严重依赖于周围环境的状况,在高温或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仅使用太阳能再生方式对溶液进行再生后得到的除湿溶液的浓度将不能满足除湿的需求。另一方面,太阳能是一种间歇、不连续的能源,使用太阳能再生方式将不足以满足空调和除湿的稳定需求。因此,为了保证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在高温高湿天气下运行的稳定性,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再生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利用太阳能(低品位热源,100℃以下)驱动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提供一种适合于高温高湿天气地区的高效新型太阳能溶液预处理膜式再生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溶液预处理膜式再生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膜再生装置、蓄电池、空气循环回路、溶液循环回路一、溶液循环回路二和溶液循环回路三;
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的正极接线与所述膜再生装置的正电极相连,蓄电池的负极接线与所述膜再生装置的负电极相连,膜再生装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交替安装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膜再生装置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分隔成再生室、稀释室、阳极室和阴极室;
太阳能光伏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电流引入蓄电池中进行存储,蓄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对膜再生装置进行驱动。在膜再生装置中,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交替安装在正极和负极中间,并将膜再生装置隔成许多个室。在电场作用下,膜再生装置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正极)和阴极(负极)进行迁移。在迁移过程中,阴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并分别被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阻止迁移。这个过程造成膜再生装置中再生室溶液浓度有所提高,而稀释室中溶液浓度有所降低。
所述空气循环回路包括风机和溶液预处理器,风机与溶液预处理器的空气输入接口连接,溶液预处理器的空气输出接口与大气相通;
室外空气通过风机加压后送入溶液预处理器,空气在其中与来自太阳能光伏电池冷却盘管的高温稀溶液传热(升温)、传质(增湿)后排放到外界环境中,这样,不断从室外吸入的再生用空气在溶液预处理器增温增湿后排入大气形成一条开式循环。
所述溶液循环回路一包括第一溶液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冷却盘管、溶液预处理器、第一防腐溶液泵和膜再生装置,所述第一溶液槽的输出接口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冷却盘管的输入接口连接,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冷却盘管的输出接口与溶液预处理器的输入接口连接,溶液预处理器的输入接口处设有喷头,喷头下方设有填料,溶液预处理器的输出接口与第一防腐溶液泵连接,第一防腐溶液泵与所述膜再生装置的再生室的输入接口连接,膜再生装置的再生室的输出接口与第一溶液槽的输入接口连接;
需要进行再生的除湿溶液从第一溶液槽进入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冷却盘管与太阳能光伏电池表面进行换热(升温),换热(升温)后的除湿溶液进入溶液预处理器并通过喷头均匀的喷淋在填料上,高温除湿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填料向下流动并与来自室外的空气进行传热(降温)、传质(浓度升高),此即溶液的预处理过程,预处理后的除湿溶液通过第一防腐溶液泵加压后进入膜再生装置的再生室中进行再生,再生后的除湿溶液返回第一溶液槽从而构成溶液循环回路一。再生后第一溶液槽中的浓溶液用来提供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使用。
所述溶液循环回路二包括第二溶液槽、第二防腐溶液泵和膜再生装置,所述第二溶液槽的输出接口与第二防腐溶液泵连接,第二防腐溶液泵与所述膜再生装置的稀释室的输入接口连接,膜再生装置的稀释室的输出接口与第二溶液槽的输入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