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能非点火式催化剂加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9505.X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纪忠;王靖;朴廷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3/08 | 分类号: | F23C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2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能非 点火 催化剂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能非点火式催化剂加热系统,属于加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加热器多为碳化氢系燃料加热器,即以石油液化气、丁烷气或煤油等燃料燃烧加热,燃烧时有明火,易引起火灾,应用此种燃料的加热系统结构较复杂,体积大,无法移动使用。不仅如此,燃烧时产生的水易稀释燃料,效率较低。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基本不含硫,与煤炭相比具有热值高、应用广泛等特点,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与烟雾。电加热器克服了以上产品的缺点,具有体积小、美观、可移动、即时发热等特点,但受能源供应限制,一旦停电,或在电网无法覆盖的地区就不能使用。
氢能源为最新无公害清洁能源。氢气燃烧时生成水,除产生极少量的氮化物(NOx)之外不会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比燃烧相同重量的汽油高3倍。现有非点火式氢气加热器多需要电能辅助,通过风机将需要加热的氢气吹入到加热罐后逐步加热,从而达到满足连续获得所需热能的目的,但其缺点是耗能高,体积大,有噪音,不适合家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能非点火式催化剂加热系统,在不产生明火、无需外接电源的状态下使其发热,达到加热效果;具有环保、效率高、可长时间使用、无需点火、无噪音、无烟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氢能非点火式催化剂加热系统,由壳体、热聚能板、喷氢排管、压板、氧化铝陶瓷纤维、显热棉体、耐热防护网、防护网罩组成,热聚能板置于壳体内侧,压板固定氧化铝陶瓷纤维和显热棉体,氧化铝陶瓷纤维表面镀有催化剂,喷氢排管位于热聚能板与氧化铝陶瓷纤维之间,氢气进入喷氢排管,通过喷氢排管将氢气均匀地喷射到镀有催化剂的氧化铝陶瓷纤维上,使氢气充分接触催化剂后,氧化铝陶瓷纤维开始发热,热量通过热聚能板聚集,并将热能辐射出氢能加热器面板部分。耐热防护网位于显热棉体外侧,可预防使用人员直接触碰热源,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网罩罩在耐热防护网外侧,为预防使用人员直接触碰热源,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壳体用于加热装置造形和承载媒体需要,支持各种加热相关材料运行;
喷氢排管是由多根喷氢管排列而成,喷氢管的数目根据加热系统的设计加热能力,体积大小来选择,优选为5~35根。
所述催化剂由铂Pt、钯Pd、铑Rh、钌Ru、铱Ir、铈Ce与钒V中一种或几种元素混合而成。如:Pt/Pd以2:1混合(0.04 /0.02mg),Pt/Ru以2:1混合(0.04 /0.02mg),Pd/Ir以4:1混合(0.08 /0.02mg)。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氢能非点火式催化剂加热系统并非以点火方式燃烧,安全方便;如持续供氢可长时间使用,适用于山区、岛屿、军用、家庭用取暖器等;启动时无需外接电源,无需点火,无烟,超低公害。
附图说明
图1:氢能非点火式催化剂加热系统结构正视图;
图2:图1中B-B剖面图;
图3:图1中A-A剖面图;
图4:图3中A处放大图;其中:1-壳体,2-热聚能板,3-喷氢排管,4-压板,5-氧化铝陶瓷纤维,6-显热棉体,7-耐热防护网,8-防护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不看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氢能非点火式催化剂加热系统,如图4所示,由壳体1、热聚能板2、喷氢排管3、压板4、氧化铝陶瓷纤维5、显热棉体6、耐热防护网7、防护网罩8组成,热聚能板2置于壳体1内侧,压板4固定氧化铝陶瓷纤维5和显热棉体6,氧化铝陶瓷纤维5表面镀有催化剂,喷氢排管3位于热聚能板2与氧化铝陶瓷纤维5之间,氢气进入喷氢排管,通过喷氢排管将氢气均匀地喷射到镀有催化剂的氧化铝陶瓷纤维上,使氢气充分接触催化剂后,氧化铝陶瓷纤维开始发热,热量通过热聚能板聚集,并将热能辐射出氢能加热器壳体部分。耐热防护网7位于显热棉体6外侧,可预防使用人员直接触碰热源,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网罩8罩在耐热防护网7外侧,为预防使用人员直接触碰热源,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壳体1用于加热装置造形和承载媒体需要,支持各种加热相关材料运行;
所述催化剂为Pt/Pd以2:1混合(0.04 /0.02mg)、Pt/Ru以2:1混合(0.04 /0.02mg)、Pd/Ir以4:1混合(0.08 /0.02mg)镀在氧化铝陶瓷纤维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搅拌液体食品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原料预处理工艺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