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橡胶试验的耐油密封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9779.9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先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4 | 分类号: | G01N33/4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橡胶 试验 密封罐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橡胶试验的耐油密封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橡胶试验用具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橡胶制品生产企业,经常需要将所生产的橡胶制品试件放入一个装有试验液体的密封罐中进行试验,使该橡胶制品试件在密闭环境中,并在一定的高温下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然后对其浸泡前后的性能变化进行测定,包括质量变化、体积变化及浸泡后或干燥后橡胶的硬度变化、拉伸性能变化等的检测,从而确定该橡胶制品是否合格。由于所用的密封罐主要是靠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因现有的橡胶密封圈在高温下和在试验液体的腐蚀下很容易变形或丧失密封性能,从而造成试验的失败。所以,现有的用于橡胶试验的密封罐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不会因高温或试验液体的影响而改变的、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容易、能提高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寿命的用于橡胶试验的耐油密封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橡胶试验的耐油密封罐装置的制作方法为,在制作耐油密封罐时,在其罐口端面制作一圈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圈凹槽,同时在耐油密封罐的容腔与密封圈凹槽之间的罐口端面上制作出锯齿形端面槽,在耐油密封罐的密封罐盖上制作出一个环形凸台,使该环形凸台能够卡进耐油密封罐的容腔内,同时在密封罐盖制作出一圈密封圈压环,在该密封圈压环的端面上制作出锯齿环槽,这样即可在使用时,有效地防止密封圈被腐蚀和破坏。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橡胶试验的耐油密封罐装置为,该装置包括耐油密封罐和密封罐盖,耐油密封罐通过连接螺栓与密封罐盖连接,在耐油密封罐的罐口端面上设有一圈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圈凹槽,同时在耐油密封罐的容腔与密封圈凹槽之间的罐口端面上设有锯齿形端面槽,在密封罐盖的底面上设有一个能卡进耐油密封罐容腔内的环形凸台,在密封罐盖的底面上还设有一圈密封圈压环,在该密封圈压环的端面上设有锯齿环槽。
在上述密封罐盖的底面上还设有用于钩挂橡胶试验样品的、并且能放进耐油密封罐容腔内的挂钩。
在挂钩上设有螺杆,挂钩通过其上的螺杆与密封罐盖上的螺纹孔连接。
在密封罐盖的上面固定有把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在耐油密封罐的罐口端面制作一圈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圈凹槽,同时在耐油密封罐的容腔与密封圈凹槽之间的罐口端面上制作出锯齿形端面槽,在密封罐盖上制作出一个环形凸台和一个密封圈压环,并在该密封圈压环的端面上设置锯齿环槽,这样即可使密封罐盖盖在耐油密封罐的罐口端面上时,其耐油密封罐罐口端面上的锯齿形端面槽将紧密地与密封罐盖底面上设置在环形凸台与密封圈压环之间的密封圈接触,在工作时,即使在耐油密封罐内形成了高温高压环境,但由于环形凸台及锯齿形端面槽的隔离和缓冲作用,有效地防止了耐油密封罐容腔中的试验液体与密封圈接触,同时由于在密封罐盖上设置密封圈压环、并在该密封圈压环的端面上设有锯齿环槽,通过该锯齿环槽的作用,使密封圈在高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全部被锯齿环槽所吸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密封圈在高温情况下被破坏的情况发生。此外,本发明在密封罐盖上设置的挂钩,能有效地提高试件装取的精确性和方便性,并能有效地提高实验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本发明设置了双密封圈结构,大大地提高了密封性能,因而能可靠地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能保证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不会因高温或试验液体的影响而改变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制作容易等优点。采用本发明能大大提高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和重复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耐油密封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密封罐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耐油密封罐,1.1-密封圈凹槽,1.2-锯齿形端面槽,2-密封罐盖,2.1-环形凸台,2.2-密封圈压环,2.3-锯齿环槽, 3-密封圈, 4-连接螺栓,5-挂钩,6-把手,7-橡胶试验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可负重升降落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