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1408.4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8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忠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改变布线结构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今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触控面板(touch panel)已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例如智慧型手机、行动电话、平板电脑及笔记型电脑。触控面板提供崭新的人性化操作介面。使用者可直接用手指或触控笔对萤幕上显示的物件进行操作与下达指令,更显方便性与直觉性。
目前较常见的触控面板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波动式等技术。触控面板一般包含一显示区域以及围绕在显示区域周围的周边区域,显示区域用于产生一触控感应讯号,而在该周边区域内则设置有多个周边引线,用于将该触控感应讯号传递至讯号处理器进行运算,借此可确定触碰位置的座标。
就一般设计而言,显示区域中的透明感应电极包含X方向与Y方向的感应电极。请参照图1,其绘示出先前技术中一公知触控面板100的导电图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触控面板100的显示区域101外侧围绕有周边区域103,该周边区域103包含上侧区域103a、下侧区域103b、右侧区域103c及左侧区域103d。
触控面板100的周边区域103的上侧区域103a形成有数个周边引线106。
触控面板100的显示区域101上形成有导电感应图形104,该导电感应图形104包含数个第一感应电极1041及数个第二感应电极1042与数个区间1043。其中该数个第一感应电极1041间隔排列,多个区间1043形成在第一感应电极1041之间,每一个区间1043设置有数个第二感应电极1042。也就是一个第一感应电极1041配合数个第二感应电极1042。每一区间1043内的数个第二感应电极1042分别具有一电极导线10421,且每一区间1043内的所有的第二电极导线10421从该显示区域101往上侧区域103a延伸,并连接上侧区域103a上的周边引线106。每个第一感应电极1041的上侧端亦分别连接上侧区域103a上的周边引线106。借由该电极导线10421与周边引线106接连,将感应电极所产生的感应讯号传递至处理器(未绘示)。
然,上述先前技术中,因为第二感应电极1042的电极导线10421的走线方式之故,令每一区间1043内第二感应电极1042的电极导线10421占据较大的无效作动区A。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下,无效作动区A的宽度较宽主要由于所有的第二感应电极1042的电极导线10421全部都往上侧区域103a布设进而占据太多的无效动作区A的空间,导致导电感应图形104的阵列距离,除了造成触控的灵敏度不高外,触控面板100的线性度亦差。再者,引线的接点太多导致与软性电路板连接的失败率高。
故此,目前业界仍需要对现有触控面板的导电图形加以改良,以期能减少无效作动区的宽度及空间,达成显示区域最大化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先前技术的缺失以及业界的需求,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新颖的触控面板结构,借由将设在该显示区域的透明导电图形的多个第二电极的电极导线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延伸设置,以减少在两个第一电极间的区间内被第二电极的电极导线占据较大无效作动区的宽度及空间,借以提高触控的灵敏度及触控面板的线性度。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在周边区域设置至少一并联区域包括一周边引线结构,经由该周边引线结构将同一横向排列的第二电极的电极导线并联,该周边引线结构的引线数量大幅少于该电极导线的数量,并借由该引线的数量减少,引线的接点随之减少,进而降低与软性电路板结合的不良率。
为达上述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包含一显示区域及一周边区域位该显示区域的外侧;至少一并联区域界定在该周边区域,该并联区域内包括多个绝缘部及一周边引线结构跨设在该绝缘部上;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在该显示区域,其中每一第二电极具有一电极导线,该电极导线从该显示区域延伸到该并联区域,并与该周边引线结构电性连结。
在一些实施中,前述的周边引线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引线及多个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并联一部分的电极导线,所述第二引线并联剩余部分的电极导线。
在一实施中前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电极导线形成一透明导电图形。
在一实施中,前述的该周边区域包括一第一周边区域、第二边区域、一第三周边区域及一第四周边区域,其中该第一周边区域及第二周边区域分别位于该显示区域的一第一侧及相对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第三周边区域及第四周边区域分别位于该显示区域的一第三侧及相对该第三侧的一第四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忠,未经林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装置
- 下一篇: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