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抛光槽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1423.9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田绍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3/16 | 分类号: | C25F3/16;C25F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抛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电解抛光槽。
背景技术
电解抛光,即利用金属表面微观凸点在特定电解液中和适当电流密度下,首先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进行抛光的一种电解加工,又称电抛光,英文简称ECP。电解抛光是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精加工的方法,将金属工件放在装有电解抛光液的抛光槽中,对电解抛光液通电进行电解抛光。而电解抛光槽性能的稳定性在电解抛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解抛光槽。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电解抛光槽,包括矩形的上开口式槽体和翅片式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两侧壁固定有所述翅片式散热管,所述翅片式散热管可供冷却液在其内部流通,与所述槽体固定所述翅片式散热管的两侧壁相对的任意一侧侧壁上设有可供冷却液进出所述翅片式散热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设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的导气口相连通,所述导气管上设有导气孔;所述槽体的任一侧侧壁上还设有抛光液进液管和抛光液出液管。
优选地,所述导气管为交叉设置的导气管,在两两导气管相交的地方设有所述导气孔。
优选地,所述槽体由耐腐蚀的钢制材料制成。
本发明采用的翅片式散热管,可将抛光槽内的热量尽快的散尽;采用的交叉设置的导气口,可充分输入气体,使电解槽内稳定电解抛光。经抛光后的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无附加应力,并可去除或减小原有的应力层;另外,对难于用机械抛光的硬质材料、软质材料以及薄壁、形状复杂、细小的零件和制品都能加工;电解抛光时间短,而且可以多件同时抛光,生产效率高;电解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有关,一般可提高两级。
本发明设计独特,实用性强,可充分电解抛光工件。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应用于表面粗糙度小的金属制品和零件,如刀具、装饰品、弹簧、不锈钢管等,还可用于某些模具(如胶木模和玻璃模等)和金相磨片的抛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翅片式散热管3、导气管31、导气口32、导气孔4、进液管5、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抛光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解抛光槽,包括矩形的上开口式槽体1和翅片式散热管2,所述槽体1的两侧壁固定有所述翅片式散热管2,所述翅片式散热管2可供冷却液在其内部流通,与所述槽体1固定所述翅片式散热管2的两侧壁相对的任意一侧侧壁上设有可供冷却液进出所述翅片式散热管2的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所述槽体1的底部设有导气管3,所述导气管3与设置在所述槽体1侧壁上的导气口31相连通,所述导气管3上设有导气孔32;所述槽体1的任一侧侧壁上还设有抛光液进液管4和抛光液出液管5。
所述导气管3为交叉设置的导气管,在两两导气管相交的地方设有所述导气孔32。
所述槽体1由耐腐蚀的钢制材料制成。
本发明采用的翅片式散热管,可将抛光槽内的热量尽快的散尽;采用的交叉设置的导气口,可充分输入气体,使电解槽内稳定电解抛光。经抛光后的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无附加应力,并可去除或减小原有的应力层;另外,对难于用机械抛光的硬质材料、软质材料以及薄壁、形状复杂、细小的零件和制品都能加工;电解抛光时间短,而且可以多件同时抛光,生产效率高;电解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有关,一般可提高两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人体的关节的临时模块式占位器装置
- 下一篇:工件表面低温碳氮共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