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抓斗导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1502.X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金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东港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抓斗导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抓斗生产制造中下承梁上的滑轮导绳通过上承梁时往往只是在上承梁上开一个导绳通过孔,这样导绳往往造成磨损现象较为严重,大大影响了导绳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事故的引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能提供导绳使用寿命且安全性高的抓斗导绳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抓斗导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的底盘、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多个滚轮对,每个所述的滚轮对的转轴相平行,且多个滚轮对的转轴所在的平面均与底盘的端面相平行,多个所述的滚轮对围合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连通形成供抓斗导绳通过的导绳孔。
它包括两个滚轮对,两个滚轮对的四个转轴共面且四个滚轮的压合面围成方形的第二通孔。
所述的底盘安装有滚轮的端面为上端面,该导绳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上端面上且用于连接滚轮与底盘的支架。
所述的支架的个数与滚轮的个数相同,每个支架设置在相邻两滚轮之间,每个支架为两块直板拼合形成且两块直板的相交线垂直于上端面,每块直板垂直于与其相邻的滚轮的转轴。
两个滚轮对,两对滚轮分两层设置在端面上,四个滚轮的轴线在底盘上的投影呈井型,两个滚轮对所成的孔为第二通孔。
两对所述的滚轮对分别为设置在底盘上方的下滚轮对以及设置在下滚轮对上方的上滚轮对,抓斗导绳装置还包括一对固定在底盘的端面上的用于支撑下滚轮对的下支架、一对固定设置在下支架上的用于支撑上滚轮对的上支架,所述的下滚轮对转动连接在两块下支架之间,所述的上滚轮对转动连接在两块上支架之间。
所述的上支架下端面上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的下支架卡设在卡槽内。
所述的上支架的其中一个侧壁上且位于两滚轮转轴的周圈分别设置有加强环,所述的下支架的其中一个侧壁上且位滚轮转轴的周圈也分别设置有加强环,同一个支架的侧壁上的两个加强环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呈弧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利用滚轮对与导绳之间的滑动摩擦代替了导绳与原有的通过孔之间的滑动摩擦,避免了导绳磨损断裂的安全事故,延长了导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其中:1、底盘;2、滚轮;3、导绳孔;4、支架;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41、直板; 81、上支架;82、下支架;811、卡槽;83、加强环;8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抓斗导绳装置包括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的底盘1、四个转动设置在底盘1其中的一个端面上的滚轮2,定义底盘1安装有滚轮2的端面为上端面,则该导绳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上端面上且用于连接滚轮2与底盘1的四个支架4。
四个滚轮2以第一通孔11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对的两个滚轮2的转轴相平行设置,四个所述的滚轮2的转轴共面且其四者所在的平面与底盘1的端面相平行,抓斗导绳穿设在四个滚轮2所围成的方形的第二通孔12与第一通孔11形成的导绳孔3内。导绳移动,滚轮2随之转动,利用滚动摩擦取代了原有的导绳与通过孔之间的滑动摩擦,提高了导绳的使用寿命。
每个支架4设置在相邻两滚轮2之间,每个支架4为两块相垂直的直板41拼合而成且两块直板41的相交线垂直于上端面,滚轮2的转轴与其相邻的两块直板41相转动连接且垂直于相邻的这两块直板41。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东港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东港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