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化合物晶体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91944.4 申请日: 2012-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83376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李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 李飞燕
主分类号: C07D487/22 分类号: C07D487/22;H01L51/5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0000 重庆市***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有机 电子器件 化合物 晶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用途,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所述杂环化合物及试用其的有机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近来,有机电子器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作为其特征,该器件具有挠性结构,能够实现面积增大,进一步能够在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进行廉价和高速的印刷方法。典型器件的实例包括液晶器件、有机太阳电池器件、有机光电转换器件、有机EL 器件和有机晶体管器件。在其中使用液晶器件的液晶作为平板显示器己经构成了全球性的产业。预期有机EL 器件是下一代显示器中不断被使用的主要目标。有机EL 器件尤其被应用于移动式电话的显示器到电视机等,并且不断得到发展旨在具有更高的功能。己经对其它器件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例如,以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低成本能源为目的而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和以挠性显示器和廉价IC 为目的而对有机晶体管器件进行了研究和开发。

为了开发这些有机电子器件,非常重要的是要开发构成这些器件的材料。为此,己经在各自的领域中研究了多种材料;然而,它们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性质。即使现在,可用于各种器件的材料的开发仍在积极地进行中。

其中,苯并[9,10]菲衍生物作为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材料己经以多种方式得到开发。例如,在得到实际应用的应用之中,是用于增大液晶显示器视角的光学补偿膜。除此之外,己经对用于电荷传输材料和有机EL 材料的宿主材料以及有机晶体管的半导体层进行了研究。

另一方面,己经合成了通过用噻吩代替苯并[9,10]菲的苯基部分而得到的苯并三噻吩衍生物;然而衍生物的类型极少并且目前尚未进行其应用开发。

但仍然需要开发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小分子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要提供用在有机电子器件中的新的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要提供具有液晶性质和半导体性质并适用于有机电子器件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 器件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晶体。

I

其具有2θ在约6.3、12.6、13.7、14.4、16.7、20.9和23.5处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式I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

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和溶剂均购自Sigma Biochemical and Organic Compounds for Research and Diagnostic Clinical Reagents公司。

在粉末X 射线衍射(XRD) 中,使用Cu Kα1 作为X 射线管,在室温下使用粉末X 射线衍射装置RINT2200/Ultima+(RIGAKU) 或X' Pert Pro MPD(PANalytical) 在2°至35°的2θ衍射角范围内进行测量。对于所使用的每个衍射装置而言,测量条件如下。

衍射装置:RINT2200/Ultima+(RIGAKU)

管电流:40mA,管电压:40kV,扫描速度:4°/分钟

衍射装置:X' Pert Pro MPD(PANalytical)

管电流:40 mA,管电压:45kV,扫描速度:40.1°/分钟

虽然2θ值一般示出约士0.2°的误差,但可能由于测量条件等引起较大的误差。

使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SDTA851e(TG/DTA) (Mettler Toledo) 或差示扫描量

热仪DSC821e(DSC),在40ml/分钟的干燥氮气流中以及10℃ /分钟的升温度速度下进行热分析。

实施例1:式I化合物晶体的制备

将20kg 式I化合物粗品溶于10L DMF/水(体积比1:5)中,控制温度20℃左右,加入式I化合物粗品重量的0.01% 的活性炭脱色,过滤,得到2.0kg/L 的式I化合物溶液;晶核生成过程:控制上述溶液的温度在20℃左右,在搅拌速度为130r/min 的搅拌下向该溶液中以10ml/min 的速率流加50L 无水乙醇,有浑浊出现,得到浑浊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飞燕,未经李飞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9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