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2153.3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泉;张广鹏;李伟;张贵彬;盛园园;孙培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底板 危险性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其用途非常广泛,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超过70%,可见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一家独大的格局仍未被撼动。在煤炭消费上,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耗煤占到煤炭消费量的80%以上。
然而,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纷至沓来。2011年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564,同比下降1/4,死亡人数首次降至2000人以内。这一数字已经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资料统计显示,2000年到2011年的12年间发生矿井突水事故1054起,死亡人数达4265人。可见,进行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对于解放我国受水威胁的煤炭资源,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诸多学者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我国,突水系数法自上世界60年一直沿用至今,但该方法仅考虑了水压及隔水层厚度,而忽略了其它影响因素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学者们将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引入煤层底板突水预测及危险性评价上,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这些方法虽然考虑了各因素在底板突水中的影响方式与特征,但在对底板突水影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计算分析仍然不够客观,且没有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对于评价体系的作用与影响。
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因素很多,但这些因素在突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影响能力可能很强,有的则可能很微弱。如果不加区别地把所有因素全部用来建立评价体系,不仅会增加计算量及计算难度,还可能因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导致计算精度的降低。另一方面,评价体系中引入一些影响能力不强的因素时,会对评价效果产生干扰,致使建立的评价模型不稳健。因此,如何选择影响因素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同时,底板突水又是一个非线性问题,因而需要运用非线性方法来解决。因此急需一种更加科学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如下:
I、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模糊隶属函数:
根据“下三带”理论,初步确定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突水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建立能够客观反映各因素对底板突水影响程度的模糊隶属函数;
II、应用逐步判别法对影响因素的影响能力进行区分:
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因素众多,而各因素的影响能力有各不相同,为避免影响能力较弱的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利影响,需对影响因素的影响能力加以区分;根据多元方差分析原理,定义Λ为威尔克斯统计量,有
(1)式中,A为样本点的组内离差平方和;T为样本点的总离差平方和;当分析某一因素是否有显著的影响能力时,需按以下步骤来进行:
a、设有n个突水样本,突水危险性分为k类,分别记为:G1,G2,G3,…Gk,评价函数中已有q个因素,记为X*,这时考虑是否需要增加变量,此时可计算偏威尔克斯统计量
Λ(Xj|X*)=Λ(X*,Xj)/Λ(X*)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