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漂浮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2455.0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明;陆玉正;张赟;戴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漂浮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海上利用装置,特别是光伏发电系统,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易得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无噪音、无污染、建设周期短、安全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对缓解能源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伏效应,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组成,根据系统与电网的关系可分为并网和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诸多优点,但其本身也具有一些缺点,如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和太阳电池组件占地面积非常大等。随着世界人口的大幅增长,土地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严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相关缺点,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海上应用的装置-海上漂浮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漂浮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
能源装置,用于提供电力,有光伏电池组件构成;
浮体装置,漂浮于海上,用于给能源装置提供发电的平台;
固定装置,用于将浮体装置固定在海上;
挡浪排装置,分布在浮体装置四周,用于抗击风浪。
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光伏电池组件中均匀分布的防雷装置。
其中,浮体装置包括封闭的框架、设置在框架上且用于使框架漂浮的浮子;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海域中的钢钎或锚,一端与框架连接,另一端与钢钎连接的锚绳、沉子,该沉子的一端通过绳子与锚绳相连;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分布在光伏电池组件中。
有益效果:
1)该装置实现了海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2)该装置利用旧铁油桶和框架构建海上浮体装置,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可行性高。
3)解决了远海岛屿供电问题,如钓鱼岛、南海诸岛屿等。
4)该装置设计了挡浪排装置,可以保证发电平台稳固,避免风浪影响。
5)该装置易于移动,有利于电力资源分配。
6)该装置设计有防雷装置,避免雷电影响。
7)该装置为模块化设计,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便于系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浮体框架与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中有:浮体框架1、浮子2、钢钎或者锚3、锚绳4、沉子5。
图2是旧铁油桶与框架安装示意图。
图中有:浮体框架1、旧铁油桶连接件6、旧铁油桶7。
图3a是旧铁油桶与旧铁油桶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3b是旧铁油桶与旧铁油桶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中有:旧铁油桶7、紧固圈8、紧固螺栓9、连接螺栓10。紧固圈8用来连接两个旧铁油桶7的一种连接件,使用紧固螺栓9将其固定在旧铁油桶7的相对应的位置,再使用连接螺栓10将两个旧铁油桶7完成牢固的连接。其中,图3b是图3a的俯视图。
图4是光伏电池安装示意图。
图中有:浮体11、光伏电池组件12,浮体是由旧铁油桶单元组成的浮子和框架构成的。
图5是避雷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中有:浮体11、光伏电池组件12、避雷针13。
图6是挡浪排单元示意图。
图中有:浮体11、挡浪桩组件14。
图7是海上漂浮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示意图。
图中有:钢钎或者锚3、锚绳4、沉子5、浮体11、光伏电池组件12、避雷针13、挡浪桩组件14.
由以上各模块单元组成的海上漂浮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通过浮体单元的连接拓展,构成海上发电基础平台,在其四周建立挡浪排,在其中间部分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同时需要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合理地安装避雷装置。再通过锚或者钢钎将整个系统固定在某一固定海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海上漂浮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
能源装置,用于提供电力;
浮体装置,漂浮于海上,用于给能源装置提供发电的平台;
固定装置,用于将浮体装置固定在海上;
挡浪排装置,分布在浮体装置四周,用于抗击风浪。
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光伏电池组件中均匀分布的防雷装置。
能源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
浮体装置包括封闭的框架1、设置在框架1上且用于使框架漂浮的浮子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pub格式的图书文件的解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