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退火电炉炉盖自动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3797.4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坤;张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工爱和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 电炉 自动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退火电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得退火炉炉盖能够自动升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炉分为退火炉、淬火炉、回火炉、正火炉、调质炉,主要用于大型碳钢、合金钢零件的退火;表面淬火件回火;焊件消除应力退火、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对钢料进行消除应力的退火处理,以确保其具有较好的性能。为了避免钢料在进行退火处理过程中被氧化,导致钢料的性能降低,所以钢料的退火处理需在保护气氛存在下进行,一般是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
在对退火电炉进行打开或关闭炉盖的过程中,由于炉盖较沉重,不方便人工操作,另一方面,如果退火炉刚处理完钢料实施人工打开炉盖,危险性比较大。
在中国专利文献CN2883393Y中,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包括炉壳、炉胆和密封门,密封门设置在炉胆的侧面,炉胆的底部设置有炉胆滚动件,炉胆的下部设置有与炉胆滚动件相配合的炉胆滑动件,炉胆内部还设置有工件放置架,工件放置架的底部设置有工件放置架滚动件,炉胆内部还设置有与工件放置架滚动件相配合的工件放置架内置滑动件,炉胆外部还设置有可与工件放置架内置滑动件相接的工件放置架外接滑动件。
上述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披露炉盖的开启方式,由于近距离人工打开炉盖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炉盖重量比较重,不方便工人操作。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升降的炉盖,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保障操作工人的安全。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2099340U中,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的炉盖,包括圆形的盖体,盖体下端面为凹球面,盖体的下端面边缘与退火炉内桶接触,所述盖体的下端面边缘设有可伸入退火炉内桶并贴合内桶壁的环形伸入段。
上述中国专利文献CN202099340U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退火炉的炉盖装置,存在的不足是不能灵活操作,实现不了自动升降,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灵活、节省工人劳动强度、实现自动升降的退火电炉炉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退火电炉炉盖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含有端头导轮和末端导轮在内的若干个导轮组成的导轮组,所述导轮组中的导轮连续有规律的排列分布在炉盖的侧框和顶框上,所述导轮组排列的长度与炉盖的垂直方向上的长度是一致的;还包括有连接所述导轮组中各个导轮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由电机驱动,电机设置有启闭开关。
侧框和顶框,在导轮组的排列长度范围内,开有容纳导轮的狭长通道,这样,炉盖能保证炉盖紧闭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升降;由于导轮组排列的长度与炉盖的垂直方向上的长度是一致的,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主要是车间的上部空间,如果上部空间大,炉盖上升长度就大一点,这样,导轮组的排列的长度就长一点,如果车间上部空间小,炉盖上升长度就小一点,这样,导轮组的排列的长度就短一点。采用钢丝绳连接导轮组中的各个导轮,再由电机驱动钢丝绳,实现了炉盖的自动升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头导轮卡合在所述侧框上设置的能够阻止端头导轮下滑的卡槽内,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侧框上设置有能够阻止端头导轮下滑的卡槽,避免了炉盖在下降过程中因自身的重力过量的压挤下框,造成炉盖的紧密性能受损,另外设置卡槽,也有利于端头导轮自身下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槽具有向上延伸的导向槽道,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卡槽设有向上延伸的导向槽道,在炉盖上升过程中,导轮往上移动会更顺畅,不会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末端导轮卡合在所述顶框设置的能够阻止末端导轮反方向移动的第二卡槽内,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末端导轮卡合在第二卡槽内,会给操作人员一个提示,炉盖上升的过程已经完成;另外,末端导轮卡合在第二卡槽内,使得炉盖停留,不会自动下降,只有开动电机,依靠钢丝绳带动其他导轮,进而带动末端导轮动下降,炉盖才会往下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这样设置,将第一卡槽设置在距离侧框的底部大约五分之三位置处,即黄金分割点0.618位置处,这样,炉盖上升部分也就只有五分之三,上升过程不会晃动,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退火炉的炉盖的仰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退火炉的炉盖与内桶接触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工爱和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天工爱和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7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触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