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3937.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轮胎 结构 | ||
1.一种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该轮胎包括胎冠部、位于胎冠部两侧的胎肩部及两胎肩部下方的胎侧部,在轮胎本体的内侧设有保气层,在轮胎保气层的外侧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帘纱层,该帘纱层的两边是绕过钢丝圈向外翻卷包置于帘纱层上形成胎唇部;其特征在于:在帘纱层外侧或中间增设一抗刺扎层,且该抗刺扎层设置于两胎肩部位之间,抗刺扎层为浸浆短纤维和橡胶的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刺扎层的端部与胎冠部的径向距离与轮胎断面高度的比值为0.3~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刺扎层的端部与胎冠部的径向距离与轮胎断面高度的比值为0.45~0.6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刺扎层的厚度为1~1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刺扎层的厚度为2~8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浆短纤维为尼龙、聚酯或凯芙拉材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浆短纤维长度为1~20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浆短纤维长度为2~6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刺扎层的纤维含量为10~6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地形车用轮胎胎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刺扎层的纤维含量为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9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