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仪表通讯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4119.X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4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飞;缪启明;刘东兵;缪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95;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仪表 通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仪表通讯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通讯行业中,会光泛应用到电线电缆用于连通各种通讯设备,这对通讯电缆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抗拉、阴燃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拉性能好、柔软性好、阻燃性能优越的阻燃仪表通讯电缆。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阻燃仪表通讯电缆,其导体用采用多根镀银软铜丝绞合,在导体外挤包聚乙烯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二对绞组绞合构成缆芯,在缆芯处采用抗拉绳填充,在缆芯外采用塑料薄膜绕包形成包带层;所述包带层外采用铝带重叠绕包分屏蔽层,所述分屏蔽层外采用多根镀银软铜丝编织总屏蔽层,所述的总屏蔽层挤包有黑色阻燃聚氯乙烯材料构成的外外套层。
所述的导体采用的镀银软铜丝数量≥15根,绞合节距10~16倍。
所述的绝缘层单边绝缘厚度为0.5mm,绝缘最薄点≥0.45mm。
所述的外护套层单边厚度2.0mm,最薄点≥1.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抗拉性能好、柔软性好,缆芯填充采用抗拉绳填充,保证和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能;
2、本发明绝缘材料采用的聚乙烯材料,其氧指数达32以上,故其阻燃性能优越;抗拉强度达25~34Mpa;电绝缘性能好,其击穿场强达40MV/m,伸长率达600%;
3、本发明护套材料采用阻燃聚氯乙烯材料,其阻燃性能优越,氧指数达35以上,其长期环境工作温度达-15~70℃,同时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其拉伸强度≥25Mpa,断裂伸长率≥350%,撕裂强度≥65KN/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阻燃仪表通讯电缆,其导体1用采用多根镀银软铜丝绞合,在导体1外挤包聚乙烯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3,二对绞组3绞合构成缆芯4,在缆芯处4采用抗拉绳填充,在缆芯4外采用塑料薄膜绕包形成包带层5;所述包带层5外采用铝带重叠绕包分屏蔽6层,所述分屏蔽层6外采用多根镀银软铜丝编织总屏蔽层7,所述的总屏蔽层挤包有黑色阻燃聚氯乙烯材料构成的外外套层8。
具体实施中,导体1采用的镀银软铜丝数量≥15根,绞合节距10~16倍;绝缘层2单边绝缘厚度为0.5mm,绝缘最薄点≥0.45mm;外护套8层单边厚度2.0mm,最薄点≥1.7mm。
本发明结构设计紧凑、科学合理,导体和屏蔽为多根镀银软铜丝绞合,可有效地防止铜导体对绝缘层的老化催化作用,以保证绝缘层的使用寿命。同时,在软铜单丝的表面镀银也可以有效防止软铜单丝导体和屏蔽本身的氧化作用,增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缆芯填充采用抗拉绳填充,保证和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能;对绞组的绞线节距控制在绞距≤40mm范围,屏蔽层采用分屏蔽为铝带绕包屏蔽加复合型总屏蔽结构形式,特别是总屏蔽层采用编织加绕包屏蔽结构,有效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保证线间电容小于500PF/100m,适用于仪表、仪器及其它电器设备中的信号传输及控制线路。
电缆绝缘层采用阻燃聚乙烯材料挤包成型,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导体最高工作温度达80℃,短路时过载温度达160℃,同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特别是具有可以在低温下连续使用和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仍然保持性能稳定等突出优点;
电缆外护套采用阻燃聚氯乙烯材料挤压成型,保证了电缆外形尺寸的符合性,同时保证了电缆外形的圆整。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