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5977.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7040B9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崔琪楣;王萌;田鹏;高砾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李春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配置 白子 装置 方法 无线通信 网络 | ||
本公开涉及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该装置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的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获取第二信息的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配置单元,其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总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ABS)的装置、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以及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长期演进的后续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对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例如,在LTE-A系统中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共存场景下,如果家庭基站采用了封闭用户组接入的方式,则使得不在其接入列表内的、由宏基站提供服务的边缘用户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干扰,甚至根本无法得到服务。准空白子帧技术在此类场景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宏基站的边缘用户的性能,现在已经成为LTE-A干扰协调研究的重点。
准空白子帧技术在作为干扰源的基站所发射的正常子帧中按照设计图样来插入准空白子帧。对准空白子帧所进行的配置包括对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准空白子帧发射功率降低量和设计图样这三个参数进行配置。在准空白子帧内,干扰基站的发射功率根据所配置的参数来设定为零或其他预定的降低量,从而减小其对不由干扰基站提供服务而是由受干扰基站提供服务的边缘用户的干扰,以提高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
发明内容
但是,目前的准空白子帧技术在提高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干扰基站总吞吐量的损失。目前的准空白子帧技术在配置准空白子帧的参数时采用了全局配置方案,这导致只能在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较优的配置,而并未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准空白子帧,进而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在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和干扰基站的总吞吐量之间进行均衡。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以及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准空白子帧,进而根据具体情况在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和干扰基站的总吞吐量之间进行均衡,从而提高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总体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其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以及配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异构网络,其包括: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和配置单元的第一基站、以及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的第二基站。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第一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第二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受第一基站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配置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第一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5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