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磁高强高耐蚀钻铤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6130.X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虎;潘小娟;赵振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1D8/06;E2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雒纯丹;李郁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高耐蚀钻铤用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铤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无磁性、超高强度和优异的耐晶间和点蚀性能的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探寻新的油气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具有机械、物理及化学等方面有特殊性能的高品质钢材。目前已在深海海域发现了新油气田,而勘探这些新油气田所使用的钻探工具,不仅容易接触到各种形态的岩层,还可能与腐蚀性介质发生反应,所以钻具要足够的强度及耐腐蚀性。无磁钢通常作为钻头侧的高灵敏度测量仪的外壳材料,随钻测量(MWD)通过地球的磁场确定钻探工具的确切位置,然后控制钻探的方向。当今油气钻探向地层更深,岩层更复杂进军,为保证钻铤工具在操作中拥有更长的使用奉命,迫切需要提高钻铤各项性能,即强度更强化、稳定的无磁性、更优异的耐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无磁高强高耐蚀钻铤用钢锻造件及其制造方法,所得钢锻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具有无磁性、超高强度和优异的耐晶间腐蚀和点腐蚀性能的特点,能够用于钻铤。
本发明钢将碳含量控制在≤0.05wt%的超低范围,铬含量控制17.00-19.00wt%、锰含量控制15.00-19.00wt%,扩大了氮在钢中的溶解度,同时按高含量控制钢中的氮含量,使得提高了钢材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并且保证了无磁特性。
本发明钢将硫含量控制在≤0.010%、磷含量控制≤0.030wt%,并且采用电渣二次精炼,减少了产品的偏析现象。本发明钢中加入了0.0005-0.0025wt%硼(B),解决了高锰高氮钢热加工易开裂(表面细裂纹很容易形成)问题,提高了高锰高氮钢的热加工塑性,并细化了晶粒,提高了材料强度。本发明钢采用两次锻造,并且两次锻造间水淬快速冷却工艺,使得锻造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奥氏体组织,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锻造钢,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钢包括:C≤0.05%;Si≤1.00%;Mn 15.00-19.00%;P≤0.030%;S≤0.010%;Cr 17.00-19.00%;Ni 0.40-0.80%;Mo 0.40-0.80%;N0.40-0.60%;B 0.0005-0.0025%,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该锻造钢的锻造组织为奥氏体组织。
前述的锻造钢,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钢包括:C≤0.03%;Si≤0.20-0.55%;Mn 18.0-19.0%;P≤0.025%;S≤0.003%;Cr 17-17.8%;Ni≤0.50-0.75%;Mo0.50-0.75%;N 0.50-0.60%;B 0.0010-0.0025%,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
前述的锻造钢,其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1)加热:将钢锭在1100-1300℃保温10小时以上;(2)高温锻造:将加热后的钢锭在温度1000-1200℃范围内进行第一次锻造,终锻温度为940-980℃;(3)水淬:将高温锻造后的锻件用水进行冷却,水淬处理后锻件表面温度为500-700℃(优选600℃);(4)中温锻造:将水淬处理后的锻件进行第二次锻造,终锻温度为610-650℃;(5)冷却:将中温锻造后的锻件冷却到室温。
前述的锻造钢,第一次锻造变形量为总锻造变形量的80-90%,第二次锻造变形量为总锻造变形量的20-10%。
前述的锻造钢,该锻造钢屈服强度大于等于800MPa,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000MPa,心部硬度大于等于280,表面硬度大于等于320,当磁场强度为800A/m时相对磁导率小于等于1.010,及铜-硫酸铜-16%硫酸晶间腐蚀敏感性测试的180°弯曲不开裂。
前述的锻造钢,所述水淬处理的时间为30秒到2分钟(优选1分钟)。
前述的锻造钢,第一次锻造锻压比为6.44:1,第二次锻造锻压比为1.19:1。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锻造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加热:将钢锭在1100-1300℃保温10小时以上;
(2)高温锻造:将加热后的钢锭在温度1000-1200℃范围内进行第一次锻造,终锻温度为940-980℃;
(3)水淬:将高温锻造后的锻件用水进行冷却,使得水淬处理后锻件表面温度为500-700℃(优选600℃);
(4)中温锻造:将水淬处理后的锻件进行第二次锻造,终锻温度为610-650℃;
(5)冷却:将中温锻造后的锻件冷却到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械磁场传感器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车辆爆胎补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