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模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6342.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东;冯磊;王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生活 垃圾 过程 模拟 系统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套模拟系统,尤其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而建立起来的恒温填埋场模拟系统,属于环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垃圾填埋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因为其投资稍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2005年底全国共有35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但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填埋周期长,填埋深度深,填埋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的物化特性、生物特性不能直观的被观察,同时我国垃圾含水率较高,填埋过程中产出大量的渗滤液因含有高COD,重金属及有机物质而污染环境,渗滤液处理时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模拟系统,可以直观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并研究渗滤液回喷对填埋过程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模拟系统,包括加热系统、脚底支架、渗滤液回流泵、渗滤液回流管、填埋过程模拟罐、施压装置、渗滤液回喷洒系统、填埋气出口、气体流量计、温控系统、引风机、预备电源系统、采样口、预备电源控制系统、数据采集集成模块、尾气出口、带孔隔板、渗滤液回收池、甲烷报警系统、恒温室。填埋过程模拟罐的上表面设有施压装置,上端设有渗滤液回喷洒系统,下端设有渗滤液回收池。带孔隔板处于填埋过程模拟罐内,将渗滤液回收池和填埋过程模拟罐内的反应物隔开。渗滤液回流管上端插入到渗滤液回喷洒系统内,下端通过渗滤液回流泵插到渗滤液回收池内。渗滤液回喷洒系统的上端设有填埋气出口,填埋气出口与气体流量计连接。填埋过程模拟罐通过脚底支架固定在恒温室内。温控系统设置在恒温室的最上端。尾气出口伸出恒温室的顶端。尾气出口的下端设有引风机。恒温室内设有预备电源系统、预备电源控制系统、数据采集集成模块和甲烷报警系统。引风机与预备电源控制系统连接。甲烷报警系统和气体流量计与数据采集集成模块连接。插入到填埋过程模拟罐内的采样口与数据采集集成模块连接。渗滤液回流泵与数据采集集成模块连接。预备电源控制系统与预备电源系统连接。加热系统处于恒温室的下端。
本发明投资小,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以直观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并研究渗滤液回喷对填埋过程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模拟系统,包括加热系统1、脚底支架2、渗滤液回流泵3、渗滤液回流管4、填埋过程模拟罐5、施压装置6、渗滤液回喷洒系统7、填埋气出口8、气体流量计9、温控系统10、引风机11、预备电源系统12、采样口13、预备电源控制系统14、数据采集集成模块15、尾气出口16、带孔隔板17、渗滤液回收池18、甲烷报警系统19、恒温室20。
填埋过程模拟5罐的上表面设有施压装置6,上端设有渗滤液回喷洒系统7,下端设有渗滤液回收池18。带孔隔板17处于填埋过程模拟罐5内,将渗滤液回收池18和填埋过程模拟罐5内的反应物隔开。渗滤液回流管4上端插入到渗滤液回喷洒系统7内,下端通过渗滤液回流泵3插到渗滤液回收池18内。渗滤液回喷洒系统7的上端设有填埋气出口8,填埋气出口8与气体流量计9连接。填埋过程模拟罐5通过脚底支架2固定在恒温室20内。温控系统10设置在恒温室20的最上端。尾气出口16伸出恒温室20的顶端。尾气出口16的下端设有引风机11。恒温室20内设有预备电源系统12、预备电源控制系统14、数据采集集成模块15和甲烷报警系统19。引风机11与预备电源控制系统14连接。甲烷报警系统19和气体流量计9与数据采集集成模块15连接。插入到填埋过程模拟罐5内的采样口13与数据采集集成模块15连接。渗滤液回流泵3与数据采集集成模块15连接。预备电源控制系统14与预备电源系统12连接。加热系统1处于恒温室20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