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话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6385.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6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亚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话 家电 远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电远程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话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信息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通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近两亿。利用现有的个人通信终端,实现基于PLMN(陆基移动通信网)和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既可以节约投资,又便于推广。
现代电话网络是由交换机和电话传输线共同组成,它的性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而且可靠性非常高。遥控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被控物体实施一定距离的控制,常用的方式有无线电遥控、有线遥控、红外线和超声波遥控等。无线电遥控既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被控物体实施远距离控制。无线电遥控不可避免的须占用一定的无线电频率资源,造成电磁污染;常规的有线遥控需进行专门的布线,增加了投入;而红外线、超声波遥控则受距离所限。现有的遥控方式中,还有载波通信控制手段和基于无线寻呼的遥控方式。载波方式即通过电力线传递信息,该方式只能局限于同一变电所、同一变压器所辖范围内。因此也存在距离问题,应用范围有限。基于无线寻呼的遥控方式利用了现有的寻呼频率资源,不需占用额外的频谱。而且,随着寻呼网的全国联网,其遥控的距离基本不受限制。但该方式的受控方动作滞后于控制方的操作,不具备实时性,而且不具备很高的可靠性。电话远程控制系统(ITRCS),以CCITT及我国标准共同规定的部分标准程控交换信令(DTMF双音多频信号,振铃信号,回铃音信号等)作为系统控制命令,以PLMN与PSTN通信网作为传输介质,使用户可以在远端利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发送DTMF双音多频信号,实现对近端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基于电话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该电话远程控制家电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快速敏捷,稳定性好,实时性高,抗干扰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电话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与电话线并联,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用户远程输入密码进行验证的密码验证模块、用于在密码验证通过后输出语音信息的自动应答模块、用于对用户在听到所述语音信息后通过电话按键发送的DTMF信号进行解码的DTMF解码模块和用于接收DTMF解码模块输出信号的中央控制单元以及为系统各用电单元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自动应答模块与电话线一端相接,所述DTMF解码模块与电话线另一端相接,所述自动应答模块与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接,所述DTMF解码模块与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密码验证模块相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显示工作电器数量的显示模块和用于输出语音信息的自动应答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有多个继电器驱动模块,多个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均接有对家电进行开关控制的继电器,多个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均采用光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采用AT89C51单片机。
上述的基于电话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TMF解码模块采用电话专用双音频解码芯片为MT8870音频译码器。
上述的基于电话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应答模块采用电话专用双音频解码芯片为MT8870音频译码器。
上述的基于电话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采用共阴极七段显示数码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设计合理:本发明包括电源模块、DTMF解码模块、自动应答模块和显示模块等,且多数采用集成电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2、稳定性好:本发明专利采用电话控制家电不受距离和信号强弱的限制。
3、安全可靠:本发明专利引入密码验证模块使用户使用安全放心。
4、抗干扰性好:本发明自动应答模块能够清晰自然的再现语音,避免失真。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源模块; 2—DTMF解码模块; 3—自动应答模块;
4—显示模块; 5—中央控制单元; 6—密码验证模块;
7—继电器驱动模块; 8—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亚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亚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