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鲵仿原生态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6564.X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成;胡传林;蒋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农架林区万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2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鲵 生态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涉及大鲵仿原生态繁殖方法领域。
技术背景
大鲵(又名娃娃鱼) 大鲵人工繁殖技术至今还处在试验阶段,大鲵人工繁殖率低,究竟是些什么问题呢?我们总结为如下几个问题:
(1).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其因是水温与饵料,因为水温与饵料是大鲵性腺发育的决定因素。
(2).雌性产下的大量卵不能受精、俗称死卵,这说明卵还没有达到受精学上的生理与形态上的成熟。雌鲵所产下的卵每年不少于5-30万粒,实际上,每个公司每年繁殖出来的大鲵苗种只有8000-30000尾左右,死卵率高达90-95%。死卵的原因:一是蛋白质本身因素造成的,二是未受精造成的。死卵是每个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
(3).雌性难产现象普遍存在。大鲵顺产较少只占10-20%,其余均为难产;也就是产卵时卡脖。
(4).雄性精液质量差。众所周知,雄性挤出的精子大部分是死精,其次精子活力低。精液质量差的原因是大鲵缺乏生精蛋白质。精子死亡是生精机制发育不良及精液果糖,VA、VE以及精胺素等物质低下所致。用中医理论讲精液质量差,则是肾气不足、肾阳亏损、化生不及而致精气衰微,机体肝失条达,气血不畅是导致死精子的根本原因;这与大鲵长期生存于低温暗光的水环境有极大相关性,大鲵生存于阴冷与暗光的水环境是造成肾气不足、肾阳亏损的因素,从而造成大鲵死精子及活力低。有研究者用鱼类精子营养液来提高大鲵精子质量,其作用甚微,殊不知,由于大鲵缺乏生精蛋白,也就是说精子先天不足,你用鱼类精子营养液提高大鲵的精子质量效果不佳是可想而知的。上述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池中没有适宜大鲵性腺发育所需的特殊浮游植物;也就是没有足够氨基酸,大鲵先天发育不良,因此,雄性精子质量差活力低。
(5).受精卵发育后期胚胎易大量死亡。受精卵胚胎发育后期是指尾芽期至脱膜出苗这一阶段。其死亡原因是卵胶原蛋白质严重不足导致水霉所致。
(6).稚鲵畸形数量大。稚鲵畸形比例一般有30%,其原因是亲鲵缺钙和水中重金属污染所致。
(7).人工难以选择出性成熟亲鲵。
现有的仿原生态繁殖方法(CN101081008)存在不足,主要是因为池中没有光照调节,池中没有培育与维护舟形藻、卵形藻的方法,水流缺乏一定的流速。而培育与维护舟形藻、卵形藻等藻类是仿原生态繁殖成败的关健所在,亦是仿原生态繁殖能否可持繁殖的关键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大鲵人工繁殖技术和仿原生态繁殖方法上述之现状,而提供一种大鲵仿原生态繁殖方法。
本发明的原生态繁殖方法为:
1)仿生态繁殖池建造:仿生态繁殖池的长度一般为30~50米,宽度为0.8~1.5米,池深0.4~0.6米;
2)仿生态繁殖穴洞建造:穴洞呈弧形,洞口向池,使大鲵能自由到池中摄食,穴洞口的长宽高均为20~30cm,穴洞长0.8~1.2米,宽0.8~1米,高0.3~0.4米,穴洞是前低后高,,穴洞上方用水泥制板或当地石板盖上,覆土50~80cm隔热保暖;在覆土上面种植水草遮荫,穴洞上方安装透气管,穴洞内安装一根进水管;
3)亲鲵培育:
采用自然温差流水培育亲鲵,投喂鲜活山溪小杂鱼与河虾;培育条件包括:
a. 水源:
水源必须是原产地溪流水,并且水没有被污染,
b. 水质:溶氧5~6mg/L以上, pH6.4~7.2。钙含量38.3~52.6mg/L,镁的含量13.2~18.6mg/L;
c. 水温:适生范围8~25℃,最佳生长发育温度为19~22℃;
d. 水深:池水深度为0.4~1.97米,穴洞水深0.2~0.3米;
e. 水流速:水流速0.22~0.5m3/min;
f. 光照:穴洞里面光照在500-1000Lx,池中在1500-2500L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农架林区万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神农架林区万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