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含噻二唑的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7971.2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幸海;谭成侠;翁建全;曹耀艳;刘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85/135 | 分类号: | C07D285/135;C07D417/14;A01N43/82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含噻二唑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作为 植物 生长 调节剂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背景技术
杂环化合物已是新农药发展的主流,而新开发的农药中,90%以上都是杂环类农药。在杂环化合物中,又以含氮杂环为主。近年来,植物诱抗剂 thiadinal, BTH的研发成功并上市,引起了大家对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研究。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比较多的一类,许多商品化的杀虫、杀菌、除草剂属于该类。如下式结构的为开发的一些具有除草,杀菌,杀虫效果的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并提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具有优异的植物生长活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如式I所示的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
I
式I中,R为取代的苯基,烷基,呋喃基等。
本发明还提供式I所示的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式II所示的酰氯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A中得到溶液A,加入溶液C,所述溶液C为式IV所示的5-取代-1,3,4-噻二唑-2-胺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C中得到,然后在60度下回流5小时。冷却,抽滤,然后旋干溶剂,剩余固体用水洗,用乙醇重结晶得到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A为乙腈、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所述有机溶剂C为乙腈、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优选四氢呋喃;所述式II所示的酰氯化合物、式IV所示的胺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式IV中,R为取代的苯基,烷基,呋喃基等。
所述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所述方法中,所述反应液分离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然后旋干溶剂,剩余固体用水洗,用乙醇重结晶得到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
所述有机溶剂A的用量以式II所示的酰氯的物质的量计为1~3mL/mmol,优选1.1 mL/mmol。
所述有机溶剂C的用量以式IV所示的5-取代-1,3,4-噻二唑-2-胺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0.5~1mL/mmol,优选1.0 mL/mmol。
较为具体的,所述式I所示的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式II所示的酰氯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A中得到溶液A,加入式IV所示的5-取代-1,3,4-噻二唑-2-胺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C中得到的溶液C,然后在60度下回流5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然后旋干溶剂,剩余固体用水洗,用乙醇重结晶得到N-4-甲基-1,2,3-噻二唑-4-酰胺基-N-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A为乙腈,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所述有机溶剂C为乙腈、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式IV所示的5-取代-1,3,4-噻二唑-2-胺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本发明方法中,式II所示的酰氯化合物可以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与SOCl2进行氯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酰氯化合物,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制备方法。
所述式IV所示的5-取代-1,3,4-噻二唑-2-胺类化合物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这些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现有文献获得:
5-取代-1,3,4-噻二唑-2-胺:取代的羧酸与氨基硫脲加入到三氯氧磷中,在回流状态下搅拌5h,然后将反应物倒入冰水中,抽滤得到上述化合物,将上述化合物在DMF和水的混合溶剂中重结晶,得到较纯的上述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7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