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8490.3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长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具体是一种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高浓度氨氮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 其来源广且排放量大, 在冶金、化工、化肥、石化、炼焦、制药、食品等生产部门和垃圾填埋场均有产生。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由此而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也成为相关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水体特别是流动较缓慢的湖泊、海湾, 容易引起水中藻类及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 形成富营养化污染, 造成水体黑臭、质量下降, 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 甚至人类的健康。因此, 经济有效地治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目前, 国内多采用生物稳定塘法、A/ O 法( 即Ano xic/ Ox ic 法, 系将厌氧水解技术应用于氨氮废水的前处理)、催化湿式氧化法、吹脱法及汽提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以上所述几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工艺均存在
建设费用大、处理成本高、运行条件苛刻, 且脱氮效果不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廉的、高效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采用有机复合脱氮剂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将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调节池均质; (2)提升泵将均质后废水泵入混凝槽, 同时定量投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 使pH值达到11-12;(3)混凝槽出水自流到沉降槽进行沉降;(4)沉降槽出水自流到过渡罐;(5)二级提升泵将过渡罐中的废水泵入通蒸汽加热的反应器, 泵前定量投加脱氮剂;(6)反应器出水进入脱氮塔, 通入蒸汽使塔体水温维持在30~ 60°C,同时用离心风机进行鼓风曝气;(7)分离出来的氨气进行氨回收,脱氮处理后的出水自流到过渡罐;(8)过渡罐出水经第三次提升到混沉槽, 泵前定量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降;(9)所有沉渣均排入贮渣池, 通过压滤机压滤后渣饼外运, 滤液回流调节池。
所述步骤(5)中,脱氮剂是以羟甲基纤维钠盐、丁二醇脱氨酶为主剂, 并以多种活化剂为辅的复合化学药剂。
所述步骤(7)中,氨回收的产品为氨水或硫酸铵。
所述步骤(8)中,处理后的上清液pH为6~9, NH3-N 浓度小于15 mg/L。
本发明的工艺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率能达到99. 9% 以上,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大大节省能耗,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步骤如下:(1)将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调节池均质;(2)提升泵将均质后废水泵入混凝槽, 同时定量投加氢氧化钠, 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 使pH值达到12;(3)混凝槽出水自流到沉降槽进行沉降;(4)沉降槽出水自流到过渡罐;(5)二级提升泵将过渡罐中的废水泵入通蒸汽加热的反应器, 泵前定量投加脱氮剂;该脱氮剂以羟甲基纤维钠盐、丁二醇脱氨酶为主剂;(6)反应器出水进入脱氮塔, 通入蒸汽使塔体水温维持在40°C,同时用离心风机进行鼓风曝气;(7)分离出来的氨气进行氨回收,产品为氨水或硫酸铵;脱氮处理后的出水自流到过渡罐;(8)过渡罐出水经第三次提升到混沉槽, 泵前定量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降;处理后的上清液pH为7, NH3-N 浓度小于15 mg/L;(9)所有沉渣均排入贮渣池, 通过压滤机压滤后渣饼外运, 滤液回流调节池。
实施例2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步骤如下:(1)将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调节池均质;(2)提升泵将均质后废水泵入混凝槽, 同时定量投加氢氧化钙, 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 使pH值达到11;(3)混凝槽出水自流到沉降槽进行沉降;(4)沉降槽出水自流到过渡罐;(5)二级提升泵将过渡罐中的废水泵入通蒸汽加热的反应器, 泵前定量投加脱氮剂;该脱氮剂以羟甲基纤维钠盐、丁二醇脱氨酶为主剂;(6)反应器出水进入脱氮塔, 通入蒸汽使塔体水温维持在30°C,同时用离心风机进行鼓风曝气;(7)分离出来的氨气进行氨回收,产品为氨水或硫酸铵;脱氮处理后的出水自流到过渡罐;(8)过渡罐出水经第三次提升到混沉槽, 泵前定量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降;处理后的上清液pH为7, NH3-N 浓度小于15mg/L;(9)所有沉渣均排入贮渣池,通过压滤机压滤后渣饼外运, 滤液回流调节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长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长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8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