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挂接式油管回接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8694.7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革;余雷;李志龙;赵丽琴;于开斌;朱正喜;王焕舟;陈萍;曹会;郭琳;张艳玲;陶辉;徐婷;吴庭;陈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张维龙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接式 油管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裸眼完井分段压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接式油管回接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管回接插入密封装置采取的是直接进入实现密封,插入管与密封筒处于滑动连接,当管内高压时油管被压缩,密封段会被顶出密封筒失去密封,为避免该问题除使用水力锚外,密封筒要足够长。这就要求水力锚的锚定力足够大,同时密封筒加工难度大,成本也明显提高,回接密封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接式油管回接密封装置,该装置实现了降低工具加工难度和成本,提高密封压差指标,满足水平井压裂工艺实施要求。克服了现有油管回接插入密封装置的密封筒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回接密封的可靠性难以保证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挂接式油管回接密封装置,包括中心管;中心管外侧从上至下安装有挂接开关机构、居中筒和密封组件,挂接开关机构由轨道管、变换筒和弹簧组成,密封组件由O型密封圈和密封槽构成,O型密封圈安装在密封槽内;中心管下端设计有爪簧,中心管能够插入回接密封筒内并通过密封组件形成密封,回接密封筒下端内壁上相对应爪簧的位置设计有螺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插入管与密封筒回接后形成一体的方式,因而具有彻底消除相对移动的效果,实现了固定密封,回接管柱可取消水力锚,降低漏失的风险;由于采用了插管居中筒结构,因而保证了插管进入密封筒后密封组件居中,密封安全可靠;由于采用了挂接状态开关机构设计,因而可实现管柱下到位探底、配完管柱后二次探底不挂接,第三次下放管柱才能实现插入挂接,配管柱过程直接提升不用倒扣,方便作业施工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挂接式油管回接密封装置,包括中心管1;中心管1外侧从上至下安装有挂接开关机构2、居中筒3和密封组件4,挂接开关机构2由轨道管、变换筒和弹簧组成,通过三次压缩实现两级短轨道变换到长轨道,使得爪簧5能够进入回接密封筒6的固定螺纹内,形成挂接;密封组件4由O型密封圈和密封槽构成,O型密封圈安装在密封槽内,通过与回接密封筒6内壁接触起密封作用;居中筒3保证中心管1外的密封组件4进入回接密封筒6后居中,保证最佳密封效果;中心管1下端设计有爪簧5,中心管1能够插入回接密封筒6内并通过密封组件4形成密封,回接密封筒6下端内壁上相对应爪簧5的位置设计有螺纹。
本发明的回接密封筒6随完井悬挂管柱下入到设计位置,回插部分(由中心管1及外装配挂接开关机构2、居中筒3和密封组件4构成)与回接管柱一起下入。当回接管柱下到位时,压重后一次短轨道限位不形成挂接,可进行测长、提升、配管操作;管柱配接完成后,探底压重二次短轨道限位仍不形成挂接,确认管柱合适后,再次上提变轨进入长轨道,下放管柱爪簧5才能进入回接密封筒6内的螺纹形成挂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8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