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嗜水气单胞菌核酸标准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9178.6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忠举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气 菌核 标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海产品疾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嗜水气单胞菌核酸标准品。
背景技术
我国海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还很低。这也说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潜力巨大,辽宁海域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宝库,其盛产水生动物、扇贝、贻贝、牡蛎和鱼、虾以及藻类等,带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多边和双边的海洋开发国际合作,集中集约开发利用海域及海岛资源,合理配置优势海洋产业,科学高效开发海洋资源,积极开展科研与试验、开发与利用,海水养殖标准化是合理开发海水养殖资源的重要手段,研究制定海产品养殖标准,合理开发海水滩涂养殖资源,提高养殖海产品疾病是当今养殖业的重点内容。海产品养殖是一项高风险的养殖业,传统的小户的海产品养殖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技术风险。为了将养殖户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开展对各类养殖业,包括鱼、虾、蟹、水生动物、鲍鱼、贝类、海藻等各类海产品的疾病防治工作任务举足轻重。有报道称,霍乱弧菌、漂浮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等有害细菌,是引起海产品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该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刚从病灶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的菌落园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有光泽,发育良好。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因嗜水气单胞菌的变异菌株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疗效。
发明内容
由背景技术可见,提高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检出率,增强其检测精度是解决多种水生动物病害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嗜水气单胞菌核酸标准品的制备,其包括下述步骤:
(1)增菌:从嗜水气单胞菌标准菌株接种到普通LB培养基中,进行发酵,37℃培养12h制得发酵产物;将发酵产物再接入嗜水气单胞菌培养基中进行发酵,32~37℃培养24~48h,至菌悬液菌含量的终浓度为107~1010cfu/g;
所述的嗜水气单胞菌培养基,其配制方法如下: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葡萄糖5g,无需调节pH,121℃下灭菌20min;冷却备用;
(2)洗涤:将步骤(1)获得的菌悬液重复下述操作2~5次以清洗,以1:10的体积比与PBS缓冲液充分混合,在8000~12000rpm条件下离心5~10min,收集菌体;
(3)采用CTAB法提取菌悬液DNA;将提取的DNA用pH8.0的TE溶液溶解,获得基因组核酸溶液;其操作步骤参见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编,海洋生物生态调查技术规程,海洋出版社,2006、4,p23-26。于西林瓶中分装核酸样品;
(4)冷冻干燥:启动冻干机,当干燥室温度降至-35℃时开启冷却阱;冷却阱温度降至-40℃时,将在-80℃预冻2h的核酸样品放入干燥室后抽真空;待真空度降至0.5Torr结束冷冻;并将样品于15℃干燥,当真空度降至0.1Torr时,取出样品,盖紧西林瓶获得基因组核酸标准样品,于-20℃中避光贮存。
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嗜水气单胞菌标准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TCC35654和/或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
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提取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260nm和280nm处的光密度值,当OD260/OD280比值在1.7~1.9之间较佳;
本发明中,上述产品制备方法中,均未限定方法的其他等效条件,因其可根据现有技术确定,也未限定所用试剂的级别,因其对结果影响小,并可以通过配制或商业途径购买获得,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施例中所列条件做参考依据进行调整。这些关于制剂方式和方法的选择,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现有技术中得到充分的启示,本发明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忠举,未经王忠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9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