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及电絮凝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0549.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季献华;李武林;瞿国庆;苏海娟;曾振国;曹陈永;郭涛;徐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京源水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废水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及电絮凝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处理装置,大多是采用物理化学法,在废水里投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杂质形成大的絮凝沉降体,通过沉淀去除,这种产品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投加化学药剂;(2)沉淀的污泥形成二次污染;(3)化学药剂运行费用高;(4)增加药剂的投加装置;(5)人员操作复杂、繁琐;(6)需要配套管道混合器(7)极板使用寿命短,一半不超过6个月。目前电絮凝技术中采用的电极板一般是碳钢材质,碳钢容易氧化腐蚀,电离出的金属离子容易粘附在极板上,降低和阻碍极板的进一步电离。
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悬浮颗粒,水质表现为悬浮物和色度超标,色度由悬浮物引起的,由于废水中的固体颗粒较小,且比重与水接近,很难靠重力自然沉淀;放任自流不仅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传统的废水技术主要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微小悬浮物脱稳聚集,形成大颗粒,再通过沉淀、过滤去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大大延长电极板的寿命,不需添加化学药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清洁水资源的消耗的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及电絮凝水处理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交错间隔排列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设有绝缘瓷柱,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瓷柱设在固定连接件上,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外侧还设有绝缘板。
作为优选,所述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与固定连接件通过不锈钢通丝、绝缘瓷柱和不锈钢固定螺母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为含铝量大于99.6%的铝制电极板。
作为优选,所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为20-35mm。
作为优选,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厚度大于6m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絮凝水处理方法,过程为:废水先进入提升泵产生水压,并将水依次压入电絮凝装置和离心沉淀器,离心沉淀器的出水再通过增压泵排至自清洗过滤,过滤后的出水可以回用,反洗出水回到调节池继续处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电絮凝水处理装置通以高压直流电,通过铝电极板释放出电离子,废水中的水电离出正负离子,正负碰撞,使废水中带相同电负荷的离子脱稳,形成絮凝体矾花,代替了普通化学药剂的投加混合,极板中的通道形成絮凝反应折板流道,替代了管道混合器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大大延长电极板的寿命,不需添加化学药剂,沉淀的污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不需要另设管道混合器,减轻了人员工作量,节省了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絮凝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絮凝水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交错间隔排列的正电极板2和负电极板3,正电极板2与负电极板3之间设有绝缘瓷柱5,正电极板2和负电极板3通过固定连接件4固定连接,绝缘瓷柱5设在固定连接件4上,正电极板2和负电极板3外侧还设有绝缘板8,其中正电极板2、负电极板3与固定连接件4通过不锈钢通丝6、绝缘瓷柱5和不锈钢固定螺母7固定连接,最终组合成一个整体,正极在上方,负极在下方,各通过一根导线排与极板上的通丝相连。
正电极板2和负电极板3为含铝量大于99.6%的铝制电极板,正电极板2与负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25mm,正电极板2和负电极板3的厚度为7mm,正电极板2和负电极板3统一剪板成规格为340mm×1000mm×7mm。
如图2所示的一种电絮凝水处理方法,过程为:废水先进入提升泵产生水压,并将水依次压入电絮凝装置和离心沉淀器,离心沉淀器的出水再通过增压泵排至自清洗过滤,过滤后的出水可以回用,反洗出水回到调节池继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京源水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京源水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0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线排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获取用户和文档个性化特征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