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红酵母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1001.5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薛飞燕;师光禄;王有年;马兰青;康小曼;王娅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母 生物肥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粘红酵母作为生物肥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因可生产类胡萝卜素、脂肪酸、氨基酸、辅酶Q、苯丙氨酸解氨酶等多种有效成分,近年来备受关注,被认为是工业化潜力菌株,广泛应用于制备动物饲料、农业果品病害生物防治、生物医药和生物能源等领域。如黑龙江大荒春酒业有限公司公开了粘红酵母制备动物饲料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251117.9);浙江大学公开了粘红酵母制备柑橘生物防腐保鲜剂的方法(申请号:201110111499.X);中国科学研究院成都生物所公开了粘红酵母制备(S)-羟基丙酰胺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509822.4);北京化工大学公开了粘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申请号:201110095230.7)等。然而利用粘红酵母制备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则没有报道。
目前化学肥料的长期施用带来了严重的农用土壤污染(如土壤酸化、板结、重金属污染等)和农产品不能保质(如“瓜不甜,菜不香,果无味,豆有毒”)等诸多问题。而微生物肥料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水能力,提高持续供肥能力和增强农作物抗病害能力,因此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应用成为一种补充和替代化学肥料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粘红酵母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粘红酵母作为生物有机肥料的新用途。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粘红酵母肥料的制备和应用方法为:
粘红酵母菌种按5-15%的接种后在pH5-6、温度25-35℃、通气量 0.2-1.0vvm的条件下发酵18-48h获得粘红酵母菌液;然后将菌液固液分离获得菌泥于40-80℃干燥处理获得菌块;之后将获得菌块粉碎处理后每1公顷施用量为150-450kg,以底肥的方式施用。
本发明粘红酵母肥料的制备和应用方法优选为:
粘红酵母菌种按10%的接种后在pH5.5、温度30℃、通气量0.8vvm的条件下发酵36h获得粘红酵母菌液;然后将菌液固液分离获得菌泥于50℃干燥处理获得菌块;之后将获得菌块粉碎处理后每1公顷施用量为180kg,以底肥的方式施用。
下面具体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以餐饮废水为原料发酵生产粘红酵母肥料应用于大豆的生长实验
以北京农学院学生第二食堂废水为原料培养基,于5L发酵罐中接种粘红酵母菌种5%,300rpm,1vvm发酵40h后得生物量为14g/L的发酵液,60℃烘干粉碎后,选用大豆作为实验材料,用蛭石作为盆栽基底,以每公顷450kg的施用量底肥施用,用等量市售氮磷复合肥为对照,种植7天后分别定期测量径粗和株高以测试肥效。
实验结果:由图1可见粘红酵母利用餐饮废水发酵18h后生物量就可以达到10g/L以上;由图2可知,发酵获得粘红酵母生物肥料应用于大豆的生长周期中,能够达到施用氮磷复合化学肥料的效果,而且在植株生长后期其肥效保持性较氮磷复合化学肥更好,尤其利于植株径粗积累。
实施例2以餐饮废水为原料发酵生产粘红酵母肥料应用于芸豆的生长实验
粘红酵母菌肥的获得和肥效测试方法均同实施案例1,实施结果如下:
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粘红酵母生物肥料应用于芸豆的生长周期中,能够达到施用氮磷复合化学肥料的效果,而且随着植株生长期的延长其肥效保持性较氮磷复合化学肥更好。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效果
实施例3:用普通合成培养基发酵生产粘红酵母肥料应用于大豆的生长实验
培养基组成(100mL):葡萄糖4g,(NH4)2SO4 0.2g,KH2PO4 0.7g,Na2SO4 0.2g,MgSO4·7H2O 0.15g,酵母粉0.15g,pH 5.5。
实施例4:用普通合成培养基发酵生产粘红酵母肥料应用于芸豆的生长实验
培养基组成同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宽度选择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语音识别错误的纠正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