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1067.4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康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红外 可燃气体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消防的探测器领域,具体应用于工业生产场所的可燃气体检测。
背景技术
对于炼油厂、钻井平台、压缩机站、燃料供应站、化工厂、液化气储备装置区域等地方,预防火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有火情发生就很可能导致整个生产区域发生巨大危险;因此应用于这些场所的火灾探测器非常重要;传统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有相关的机械调制部件,很少采用传感器,与此同时,由于可燃气体探测器在这些场所的安装非常普及,一般数量较大,现有的探测器在安装便捷性和牢靠性上有所不足,而且探测器的本身的线路在延伸到探测器外部的部分容易造成密封不严实,导致探测器的内部可靠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该探测器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来探测可燃气体的浓度,同时探测器本身易于安装,整体密封性好,使得探测器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采用电调制红外光源的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探头座内靠近底端的位置,探头座的外部包裹安装探头罩;探头罩和探头座相接处安装第四O形密封圈,探头座与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探头座顶端深入到壳体底端内,其相接的部位安装第三O形密封圈;
上述壳体包括后盖和前盖,后盖通过内六方螺钉与壳体本身连接,后盖与壳体边缘相连接处安装第一O形密封圈,前盖与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前盖与壳体相接处安装第二O形密封圈;
上述壳体内部设置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上连接有用于传递信号以及提供电源的导线,上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走线的出线管,出线管与壳体相接的部分依次安装垫圈和密封圈;
上述壳体与前盖相对的一侧安装用于固定整个探测器的安装座。
进一步的是:上述前盖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探测信息的显示屏。
更进一步的是:上述安装座包括两个竖直板和连接两个竖直板的水平板,一个竖直板连接在壳体上,另一个竖直板上开设用于安装本探测器的固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点型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整体结构简单,壳体与其他部件的相接位置均安装有密封圈,使得整个探测器的密封性好;探测器本身采用红外传感器,探测精度准确,方便多个探测器的联网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便于清晰观察到本探测器的主要部件,图1和图2均采用了局部剖视图;本发明新型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采用电调制红外光源的传感器2,传感器2安装在探头座11内靠近底端的位置,探头座11的外部包裹安装探头罩1;探头罩1和探头座11相接处安装第四O形密封圈12,探头座11与壳体7底端固定连接,探头座11顶端深入到壳体1底端内,其相接的部位安装第三O形密封圈10;
上述壳体7包括后盖4和前盖9,后盖4通过内六方螺钉16与壳体本身连接,后盖4与壳体7边缘相连接处安装第一O形密封圈6,前盖9与壳体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前盖9与壳体7相接处安装第二O形密封圈8;
上述壳体7内部设置接线端子5;接线端子5上连接有用于传递信号以及提供电源的导线,上述壳体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走线的出线管13,出线管13与壳体7相接的部分依次安装垫圈14和密封圈15;
上述壳体7与前盖9相对的一侧安装用于固定整个探测器的安装座3。
上述前盖9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探测信息的显示屏;
上述安装座3包括两个竖直板和连接两个竖直板的水平板,一个竖直板连接在壳体7上,另一个竖直板上开设用于安装本探测器的固定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