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轮对压装生产线上的多轨距轮对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1302.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康彦波;郭进秋;何进义;于小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中兴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8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对 生产 线上 轨距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通过二维运动系统对负载质量在0~1800kg以内的轮对物料提供存放及转向运输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轮对压装自动生产线上的多轨距轮对存放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我国铁路车辆制造业中,对于大质量(大于1200kg)、大轨距的轮对物料搬运,多少年来一直沿用着多轨搬运、存放的方式,变向输送采用行车调运或大直径转盘形式,操作极为不便且占地面积很大。近年来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各企业争相组建自动化生产线,但为了适应米轨、准轨、宽轨等多轨距的轮对存放,各种转向系统均无法同时满足用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转向系统均无法同时满足用户要求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用户能够承担低成本、易于控制、同时满足提升质量大、回转灵活、操作方便、结构小巧要求的多轨距的轮对存放、转向系统,优化存放轨道布置和利用空间,以实现其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负载大、操作方便、小巧灵活的现代物流输送系统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轮对压装自动生产线上的多轨距轮对存放转向系统,该系统的本轮对转向系统以装配底板为基础支撑件,所有零部件均与其连接,并通过其将倾翻力矩等传导至土建基础;变轨水平电动推杆为支脚连接形式,通过螺钉固定在装配底板的上端面,并通过直线导轨副与滑车连接;直线导轨副支撑滑车,并为其导向;轮对顶升电液推杆为下端面法兰连接形式,通过螺钉固定在滑车的上端面,并随滑车水平移动;顶升头通过螺纹连接在轮对顶升电液推杆的杆端,并随轮对顶升电液推杆的顶杆上下移动,用以顶升轮对工件;本轮对转向系统配有脚踏开关,控制变轨水平电动推杆及轮对顶升电液推杆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斜45°布置并由电液推杆驱动,可实时变更顶升中心,以适应不同轨距轮对产品的生产,比之固定转盘等机构更易于调整,响应速度快,节省工序时间,并可单人操作。
本发明优化了存放轨道布置和利用空间,节省了基础施工成本,标准直线导轨副保证了运行的平稳性及可靠性,电液推杆等标准产品保证了定位精度,顶升速度更快、更易于控制,且有自锁功能,尤其是采用了多瓣顶升头结构,顶升动作更易于操作,结构更加小巧,可视性强。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共有3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顶升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设备结构由顶升头1、轮对顶升电液推杆2、滑车3、直线导轨副4、变轨水平电动推杆5、装配底板6组成,并和生产线的轨道线、输送系统、定位机构和动力装置共同完成上下料及工序间物流搬运工作。
如图1所示,装配底板6与钢轨7成斜45°布置,使得顶升中心点均处于各种轨距钢轨中心线上。
如图2所示,该系统的本轮对转向系统以装配底板6为基础支撑件,所有零部件均与其连接,并通过其将倾翻力矩等传导至土建基础;变轨水平电动推杆5为支脚连接形式,通过螺钉固定在装配底板6的上端面,并通过直线导轨副4与滑车3连接;直线导轨副4支撑滑车3,并为其导向;轮对顶升电液推杆2为下端面法兰连接形式,通过螺钉固定在滑车3的上端面,并随滑车水平移动;顶升头1通过螺纹连接在轮对顶升电液推杆2的杆端,并随轮对顶升电液推杆2的顶杆上下移动,用以顶升轮对工件;本轮对转向系统配有脚踏开关,控制变轨水平电动推杆5及轮对顶升电液推杆2动作。
如图3所示,顶升头1与工件的接触面为正交V型块结构,由八瓣尼龙板组成,通过螺钉紧固于顶升头1上端面,使得轮对工件在与顶升头1接触时更易入槽。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1)物料经生产线输送系统转运至指定位置,并由阻挡机构定位,人工操作脚踏开关控制轮对顶升电液推杆2动作,带动顶升头1顶升,直至顶起轮对工件脱离轨道。
(2)人工拨动轮对工件旋转,至转向方向,顶升头1采用双轴承结构,单人单手即可操作。
(3)人工操作脚踏开关控制轮对顶升电液推杆2动作,带动顶升头1下降,直至轮对工件接触轨道,且顶升头1脱离轮对工件。
(4)人工推动轮对工件,离开转向系统。
(5)调整轨距时,人工操作脚踏开关控制变轨水平电动推杆5动作,带动滑车及顶升系统水平移动,沿轨距中心线连线方向至所需轨距中心点停止。
(6)本转向系统也作为轮对存放区的一个暂存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中兴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中兴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