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极的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1610.0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Z.奥古斯塔;L.卡洛斯;P.姆尔特夫伊;F.穆西尔;P.奈曼;M.佩特拉塞克;D.瓦夫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8 | 分类号: | H01H9/08;H01H7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开关 | ||
1.多极的电开关,具有开关壳体(10)并且相应地具有用于所述开关的每个电极的极匣(20、30、40),其中每个极匣(20、30、40)分别具有用于转换相应电极的电接触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极匣中的至少两个极匣(20、30)以其侧壁(21、31)彼此并排地相邻,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极匣(20)之一的侧壁(21)具有第一空隙(22),并且所述相邻的极匣(30)的侧壁(31)具有第二空隙(32),
-所述两个空隙(22、32)至少局部地彼此对置并且形成通道(70),所述通道的纵向方向平行于两面相邻的侧壁(21、31)延伸,并且
-连接体(50)推入到所述通道(70)中,所述通道通过在所述至少两个极匣(20)之一的侧壁(21)与所述连接体(50)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通过在所述相邻的极匣(30)的侧壁(31)与所述连接体(50)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在总体上在所述两个并排的极匣(20、30)之间建立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
其中,至少一个属于热磁的触发机构(240)的定位元件(200、210)至少一同确定在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之间的相对位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隙(22)、所述第二空隙(32)以及所述连接体(50)的朝向这两个空隙(22、32)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侧凹。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隙(22)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体(50)的分配给第一空隙(22)的外表面区段(51)的形状互补,并且
-所述第二空隙(32)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体(50)的分配给第二空隙(32)的外表面区段(52)的形状互补。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50)具有穿孔(54),该穿孔平行于两个相邻的侧壁(21、31)并且平行于所述通道(70)的纵向方向延伸。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螺栓(100)从所述穿孔(54)中穿过,该螺栓将所述开关壳体(10)的两个壳体部件(11、12)彼此旋紧在一起。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壳体(10)具有下方的壳体部件(11),所述极匣(20、30、40)装入到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中,并且
-上方的壳体部件(12)布置在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上,并且通过从穿孔(54)中穿过的所述螺栓(100)与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旋紧在一起。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分别通过至少两个连接体彼此进行了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
-所述两个连接体的纵向方向平行地布置。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的侧壁(21、31)通过所述连接体(50)间隔距离地得以保持。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元件(200、210)将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间隔距离地进行保持。
10.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具有至少一个加强筋(310、320),所述加强筋横向于或者垂直于所述极匣的侧壁(21、31)延伸。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筋(310、320)设置在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的所述极匣(20、30、40)中的至少一个极匣的接纳区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6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终端遥控解锁装置及遥控器
- 下一篇:一种电表箱智能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