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3057.4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蜀江;董小萍;贺华军;陶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银河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真空 断路器 固封极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高压开关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固封极柱中,有一种如中国专利“一种智能化交流真空断路器固封灭弧室极柱”(专利申请号CN200610067561.9,专利公开日 2007年9月19日),这种智能化交流真空断路器固封灭弧室极柱主要由真空灭弧室、下出线导电端、上出线导电端、外壳、电容式电压传感器、信号引出线构成,其外壳和真空灭弧室之间设置有缓冲层,外壳将真空灭弧室紧密包裹,外壳中在真空灭弧室的外层附近包裹有电容式电压传感器。这种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存在下列问题:1、电容式电压传感器属容性元件,运行时有可能会与内部感性元件形成谐振,出现过电压现象,危及设备的正常运行。2、真空灭弧室轻微漏气导致其真空度下降时,整个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不会有任何反应;当真空灭弧室严重漏气导致其真空度下降到一定的值时,将会引起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触头烧死不能分闸的故障,将使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整体丧失工作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这种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内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谐振,以及真空灭弧室真空度下降导致整个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丧失工作能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上出线导电端、环氧树脂外壳,所述环氧树脂外壳内嵌装有电阻式分压器和真空传感器,所述电阻式分压器与所述上出线导电端导电连接,所述真空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内,所述电阻式分压器和所述真空传感器的信号线在所述环氧树脂外壳的引出端同设在一个用于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插座位置。
上述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电阻式分压器和所述真空传感器外部均覆盖有硅橡胶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电阻式分压器,不存在谐振问题,性能优于电容式电压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在真空灭弧室内增加浇注了真空传感器,及时准确地对真空灭弧室进行真空度监测,实时监测其真空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提高真空灭弧室运行的可靠性意义重大,保证了整个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的使用安全;
3、电阻式分压器和真空传感器均预先经过硅橡胶硫化处理后再进行环氧树脂浇注,硅橡胶强度高、弹性好,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不仅免除了应力损害,还提高了整体绝缘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在附图说明中,图1所示的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有真空灭弧室3、下出线导电端1、上出线导电端4、环氧树脂外壳2。环氧树脂外壳2和真空灭弧室3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真空灭弧室3、上出线导电端4及下出线导电端1用环氧树脂采用压力凝胶工艺浇注成型;环氧树脂外壳2内嵌装有电阻式分压器7和真空传感器9,电阻式分压器7位于上出线导电端4附近,其中一端导线连接到上出线导电端4上,另一端导线为信号线10引出;真空传感器9的探头设置于真空灭弧室3内,真空传感器的电气信号经信号线10引出,两根信号线在环氧树脂外壳2的引出端同设在一个用于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插座位置。电阻式分压器7和真空传感器9均预先处理有硅橡胶层8后再进行环氧树脂浇注;环氧树脂外壳2将所有零部件包封浇注为一整体极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银河开关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海银河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3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