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前减震器前叉管与车身连接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3245.7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红;于平;范立志;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8 | 分类号: | B62K21/18;B62K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减震器 前叉 车身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前减震器前叉管与车身连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前减震器的前叉管在正常使用中容易出现断裂现象,而且断裂位置基本上都在方向器下连板下部孔口支点部位,以骑式车为主,多在制动侧,断口概貌极其相似,大多是因疲劳源扩展,裂纹逐渐变大形成裂口,最后瞬间断裂,另外现在也有采用增加管体壁厚的技术,但是这样不但增加了壁厚,而且降低了骑行时的爆发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前减震器前叉管与车身连接的结构,它可以增加骑行时的安全性,防止出现断裂现象。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前减震器前叉管与车身连接的结构,它所述的前叉管管体设置长管体,在前叉管管体内由上之下依次设有活塞杆、活塞和空气室,活塞内设有贮油缸,前叉管管体的上部设有方向器,前叉管管体通过方向器与车把手连接,前叉管管体的下部通过外筒与前车轮连接,前叉管管体插入外筒内与外筒为滑动配合。
所述的前叉管管体设置为高精密管。所述的前叉管管体的下部与外筒之间为全接触或部分接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的前叉管管体设置长管体,在前叉管管体内由上之下依次设有活塞杆、活塞和空气室,活塞内设有贮油缸,前叉管管体的上部设有方向器,前叉管管体通过方向器与方向盘连接,前叉管管体的下部通过外筒与前车轮连接,前叉管管体插入外筒内与外筒为滑动配合,这样可以提高了前叉管的强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自身车重和车轮行驶中的振动,不但满足了骑行者对于舒适性的要求,而且增加骑行时的安全性,防止出现断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前减震器前叉管与车身连接的结构,它所述的前叉管管体1设置长管体,前叉管管体1设置为高精密管,前叉管管体1的壁厚为2.5~4.5mm在前叉管管体1内由上之下依次设有活塞杆2、活塞3和空气室,活塞3内设有贮油缸,前叉管管体1的上部设有方向器4,前叉管管体1通过方向器4与方向盘连接,前叉管管体1的下部通过外筒5与前车轮6连接,前叉管管体1插入外筒5内与外筒5为滑动配合,前叉管管体1的下部与外筒5之间为全接触或部分接触。
本发明的前叉管管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前叉管管体材料,管体材料为40Cr、40Mn2或37Mn5,将管体材料制成前叉管的管体坯;步骤二,然后将前叉管的管体坯放入感应线圈内进行高频淬火,感应线圈与前叉管的管体坯之间设有间隙,高频淬火过程中的直线度应控制在0.15mm/500mm以内的需要,高频热处理淬火壁厚为0.5~2mm,前叉管管体的壁厚为2.5~4.5mm,前叉管的管体坯在高频淬火的过程中进行旋转与上升,旋转与上升的速度相匹配。步骤三,最后将经过热处理的管体坯放入冷却线圈中进行回火后制得前叉管的管体。从坯管原材料化学成分检测开始,到制出成品装配,CPk值控制大于1.33,要在各个工序间体现,确定合理的抽验频次和概率统计,建立热处理试样样本间,对样本建立档案记录,控制好批次与身份标识,各种表格数据记录与档案在试验阶段就要确定。通过对感应圈,冷却感应圈之间间隙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深度淬硬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32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