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壳除油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3742.7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孟瑶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工程领域的花生壳纤维改性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用于花生壳除油剂,把花生壳改性为亲油性并且包含分解溢油微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体溢油处理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能够快速、无污染并且低成本的问题。传统的水体溢油处理只是采用吸附油污的方法,治标不治本,而具有问生物降解的材料与设备成本又很高,限制了大规模的应用。
中国申请号CN200810205287.6,申请公开号CN101550261,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含纤维素废弃物填料的高吸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的填料是粒径为0.84-0.074毫米天然纤维素废弃物,废弃物为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和锯末粉,其来源丰富,属于资源循环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制备工艺简单安全环保。但是这种纤维素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亲油性改性,更不包含分解油污的微生物。
中国申请号CN 201010239689.5,申请公开号CN102335493A,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石油开采、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发生溢油事故时通过表面活性剂进行溢油乳化并同时用相关微生物进行快速生物修复作用的生物型溢油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的快速降解溢油的微生物菌剂具有稳定性好,降解溢油活性高,生长迅速,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也可应用于其它多种石油化工类产品发生紧急泄漏污染事故时的现场生物修复。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并且表面活性剂的自然降解时间较长,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综上,虽然水体溢油处理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献中未见报道花生壳除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花生壳除油剂,可以通过该方法简单方便的实现油污的快速吸附与微生物降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
首先,把花生壳的金属杂质、尘土等杂质去除干净,保证花生壳的干燥度,防止湿度过大造成花生壳霉变。
然后,把制备好的花生壳原料与碳酸钠按照1:0.0618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成复合原料。
接着,把复合原料中加入水,复合原料与水的比例1:20,常温浸泡2小时,然后加温至60度处理2小时,这样制备成为复合发酵前原料。
最后,把复合发酵前原料投入发酵罐,接种分解油污的微生物,进行发酵,时间控制在1-200个小时,即成为花生壳除油剂。发酵完成后,对发酵罐进行整体冷冻处理,保持微生物的生物活性。
由于本发明中对发酵罐进行了低温处理,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把低温设备移除,把花生壳除油剂直接投入到水体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花生壳除油剂包括:花生壳原料1、复合原料2、复合发酵前原料3、花生壳除油剂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生壳原料1是指把花生壳的金属杂质、尘土等杂质去除干净后,并保证一定的的干燥度的花生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生壳原料1的湿度为0.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生壳原料1应该适当疏松,密度保持在0.1-30克每立方厘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原料2是指用制备好的花生壳原料1与碳酸钠按照1:0.0618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成的复合原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原料2的pH值保持在7.4-8.0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发酵前原料3是指在复合原料中加入与其比例为1:20的水,常温浸泡2小时,然后加温至60度处理2小时后制备得到的原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发酵前原料3的pH值保持在6.2-8.0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发酵前原料3可以使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来去除里面的杂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生壳除油剂4是指接种分解油污的微生物后在发酵罐发酵1-200个小时,得到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孟瑶,未经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孟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3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光源的LED驱动电源和LED日光灯
- 下一篇:锂离子蓄电池的阳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