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刚石扩孔器的烧结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4335.8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199 ***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扩孔 烧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探用金刚石扩孔器的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在采矿、采煤和油田开采等行业中,钻探机械常使用一种扩孔器,是连接在金刚石钻头与岩心管之间,起到扩大孔径和修整孔壁保证孔径不缩小的一种钻具。其烧结方法一般采用电炉(马壶炉)烧结:
采用电箱式电炉,箱体由保温材料制成,腔体内壁分布电炉丝,将工件(金属粉末)放入腔体内模具内,通电后电炉丝发热,通过空气对流热传导至模具,升温至1000摄氏度并保温15分钟,此时金属粉末熔化,取出拿至压力机上,把压环压平,挤出多余的金属,冷却(此步又称为复合式碳模法)。
上述工艺的缺点是:温度通过气体传导至模具,热效率低,时间长,耗能大;由于电炉加热容易引起模具内加热不均匀,使金属粉末的熔化不均匀不完全,压平冷却后模具口残余的金属胶结体多,易损伤模具,碳模消耗大,组装时需要花很多时间清模、修补,并需配装压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不损伤模具且节能的金刚石扩孔器的烧结工艺,烧结方法由原有的电炉烧结改为中频感应烧结;组装方法由复合式碳模改为一体式模具。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频烧结机包括机座,机座分为上机头和下方的操作台,所述上机头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压头,操作台上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的感应圈。
本发明金刚石扩孔器的烧结工艺,其工艺步骤为:
1,装好金属粉末的一体式模具放在感应圈中;
2,压下压头,压紧金属粉末,并起到固定作用;
3,感应圈通低压电流,产生中频电磁;
4,电磁使模具内部感应产生紊乱电流,紊乱电流使模具发热;
5,模具升温至1000摄氏度,保温5分钟;
6,断电,抬起压头,并取出模具。
由于采用中频电磁加热,一体式模具升温快,时间短耗电少;并且由于电磁波加热均匀,所以金属粉末熔化均匀而完全,因此模具口金属胶结体残留少。
组装方面由于中频烧结脱模后的碳模较干净,节约了大量的清模时间,而且不用压环,组装效率明显提高。
新旧工艺相比,除了质量有所提高之外:
1.生产效率;组装由原来每人一天装15个,提高到现在每人一天30个;
2.能源消耗:以生产91扩孔器为例,50KW电炉每半小时烧结一炉,烧结四个扩孔器需一小时,需耗电50度。中频烧结一小时六个,耗电三十五度,节约用电53%;
3.材料消耗:旧工艺每套模具需用碳棒五公斤,平均使用三次;新工艺需用碳模三公斤,平均使用五次。新工艺比旧工艺节约碳棒63%。
另外,使用一体式模具后,所用金属粉末也比原来节约了部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高效的,不损伤模具且节能的金刚石扩孔器的烧结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频烧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上机头;3,操作台;4,压头;5,感应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频烧结机包括机座1,机座1分为上机头2和下方的操作台3,所述上机头2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压头4,操作台3上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的感应圈5。
金刚石扩孔器的烧结工艺,其工艺步骤为:
a,装好金属粉末的一体式模具放在感应圈中;
b,压下压头,压紧金属粉末,并起到固定作用;
c,感应圈通低压电流,产生中频电磁;
d,电磁使模具内部感应产生紊乱电流,紊乱电流使模具发热;
e,模具升温至1000摄氏度,保温5分钟;
f,断电,抬起压头,并取出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桂林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