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电极放电磨削的微成形模具原位制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4430.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单德彬;郭斌;王振龙;迟关心;王春举;王玉魁;郝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5/04 | 分类号: | B23H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极 放电 磨削 成形 模具 原位 制造 装置 | ||
1.一种基于线电极放电磨削的微成形模具原位制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XY精密移动平台(1)、微细电火花主轴系统(2)、微成形模具(3)和高分辨CCD视觉系统(4);线电极及进给传动系统(5)设置在XY精密移动平台的上方,高分辨CCD视觉系统(4)也固定在XY精密移动平台(1)上;XY精密移动平台(1)的设置高度与微细电火花主轴系统(2)的微成形模具(3)的冲头(2-8)的位置一致;微细电火花主轴系统(2)设置在微成形模具(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在XY精密移动平台(1)上的线电极及进给传动系统(5);
线电极及进给传动系统(5)包括线电极(5-1)、线电极导向板(5-2)、主动外导轮(5-3)、从动外导轮(5-4)和两组内导轮(5-5),两组内导轮(5-5)对称分布且安装在XY精密移动平台(1)的上轴(1-1)上两侧,所述上轴(1-1)的前端安装有线电极导向板(5-2),XY精密移动平台(1)上还安装有主动外导轮(5-3)和从动外导轮(5-4),主动外导轮(5-3)与一个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线电极(5-1)依次缠绕在主动外导轮(5-3)、主动外导轮(5-3)同侧的一组内导轮(5-5)、线电极导向板(5-2)、另一组内导轮(5-5)、从动外导轮(5-4);主动外导轮(5-3)在旋转电机的作用下转动,通过主动外导轮(5-3)和从动外导轮(5-4)实现线电极的移动;在两组内导轮(5-5)和线电极导向板(5-2)的导向下实现线电极稳定传动;线电极及进给传动系统(5)用于原位加工或修整微成形模具的冲头(2-8),主轴夹持体(2-7)下端的外沿内的导套(2-15)与微成形模具(3)上的四个精密导柱(3-4)连接;微细电火花主轴系统(2)的旋转主轴(2-6)、微成形模具(3)的冲头(2-8)和微成形模具(3)的凹模(3-16)三者的中心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电极放电磨削的微成形模具原位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成形模具(3)的冲头(2-8)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线电极放电磨削的微成形模具原位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电火花主轴系统2包括直流电机(2-1)、直流电机带轮(2-2)、直流电机连接板(2-5)、旋转主轴(2-6)、从动带轮(2-4)、主轴夹持体(2-7)、碳刷(2-3)、旋转主轴夹头(2-9)、主轴绝缘板(2-10)和主轴固定支架(2-12);旋转主轴(2-6)的下端设有用于固定待加工微成形模具的冲头(2-8)的旋转主轴夹头(2-9),直流电机(2-1)(通过螺钉)固定在直流电机连接板(2-5)上,旋转主轴(2-6)通过主轴压紧件2-13和弹簧片固定在在主轴夹持体(2-7)内,旋转主轴(2-6)的上端放置于碳刷(2-3)的中心孔内;主轴夹持体(2-7)、碳刷(2-3)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绝缘板(2-10)上,直流电机带轮(2-2)与安装在旋转主轴(2-6)上端的从动带轮(2-4)通过皮带相连以实现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主轴旋转,主轴绝缘板(2-10)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固定支架(2-12)上;主轴固定支架(2-12)通过销钉实现与主轴夹持体(2-7)的位置精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4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高处钻孔定位方法
- 下一篇:双顶对置活塞发动机